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慕朱修撰,持敬终不破。
千载仰其人,庶以警予情。
蔼蔼玉峰子,云间一硕果。
大华谢雕镌,至性本无作。
桃李自成蹊,此言可喻大。
默默太宰公,恭敬倾四座。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对朱玉峰(朱修撰)的敬仰之作。诗人表达了对朱玉峰高尚品格的赞美,称其持敬不渝,如同千载传颂的贤者,令人景仰。将朱玉峰比作“蔼蔼玉峰子”和“云间硕果”,象征其道德品质高洁,才华出众。诗人还引用“桃李自成蹊”的典故,赞扬朱玉峰的教化之功,暗示他的德行就像桃李吸引众人,自然形成路途。最后提到“默默太宰公”,虽然朱玉峰可能并未显赫于世,但他的恭敬谦逊却能深深影响他人,赢得了众人的敬佩。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对朱玉峰的深深敬仰和学习之情。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清献本狷介,琴鹤适相随。
峻洁殊绝俗,家风君独追。
昔予与宗伯,内馆日徘徊。
因兹契衷素,卓然出风埃。
何其廿载下,共把金陵杯。
杯到莫停手,有诏行当回。
翩翩李供奉,世号谪仙人。
帝赍锦绣襟,笔下如有神。
明公泰山秀,鼎甲自宸遴。
不薄南国游,渺渺江东云。
玉堂忝嘉会,律转物华新。
再枉琼瑶篇,涤我胸中尘。
太常抱荆璞,肮脏尝遗荣。
拜诏感明主,买舟扬越行。
虚疑是何逊,吟笑春风生。
寄怀托秋奕,远心在沉溟。
清修我所师,维以咏周行。
今夕同嘉宴,欲子子心明。
当时李郭舟,望者如登仙。
君家在瀛洲,君知然不然。
我本南溟客,家住增城巅。
凡骨久未蜕,阴功六十年。
感子琼浆酌,报以金石言。
神理各保爱,逝水趋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