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伤春

江南陌,袅袅东风弄色。

垂杨畔、宝马香车,芳草王孙自相索。美人云鬓侧。

梦破残红半碧。

寻春去、莺送燕迎,十二栏干夜犹立。繁华等陈迹。

但雨涩莓苔,风动葵麦。游丝漠漠和愁织。

试目极千里,断烟寒食,邻鸡野哭如昨日。

落花泪盈尺。追忆。恨何及。问老去东君,争似书客。

天荒地远无人识。算往事只付,数声渔笛。

今宵沉醉舞短剑,歌昔昔。

形式: 词牌: 兰陵王

鉴赏

这首明代尤侗的《兰陵王·伤春》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同时也蕴含着淡淡的哀愁与怀旧之情。词的开头“江南陌,袅袅东风弄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风轻拂、色彩斑斓的江南景色。接着,“垂杨畔、宝马香车,芳草王孙自相索”展现了贵族子弟在春光中游玩的场景,流露出青春活力。

“美人云鬓侧。梦破残红半碧”转而描绘了美人的梦境,梦醒后看到的是破碎的春红和碧绿的草地,暗示了春光易逝的感伤。“寻春去、莺送燕迎,十二栏干夜犹立”进一步渲染了春夜的寂静与诗人对春光的执着追寻。

然而,随着词意的发展,“繁华等陈迹”表达了对过去繁华景象的怀念,而“雨涩莓苔,风动葵麦”则揭示了现实中的荒凉与衰败。接下来,“游丝漠漠和愁织”、“断烟寒食,邻鸡野哭如昨日”描绘了凄凉的春景,以及对战乱或社会变迁的隐喻。

词的结尾,“落花泪盈尺。追忆。恨何及”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尽的追思,诗人感叹岁月无情,自己老去,无人理解。最后,“天荒地远无人识”、“算往事只付,数声渔笛”寄寓了词人对往昔繁华的深深感慨,以及对淡泊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伤春为题,通过描绘江南春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世事变迁的深沉思考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361)

尤侗(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戏曲家,曾被顺治誉为“真才子”;康熙誉为“老名士”。早年自号三中子,又号悔庵,晚号良斋、西堂老人、鹤栖老人、梅花道人等,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于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儒,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明史》,分撰列传300余篇、《艺文志》5卷,二十二年告老归家。四十二年康熙南巡,得晋官号为侍讲,享年八十七岁。侗天才富赡,诗多新警之思,杂以谐谑,每一篇出,传诵遍人口,著述颇丰,有《西堂全集》

  • 字:展成
  • 籍贯:一字同
  • 生卒年:1618年-1704年

相关古诗词

多丽.夏景

画梁间。日长午梦初残。

倚薰风、晕红如醉,无言情思阑珊。

捲桃笙、自寻坠珥,掩金诃、斜扑轻纨。

茉莉茶甘,鹧鸪香细,尽堪消暑小屏山。

无心理、钿筝瑶管,棋局也慵弹。

闲排遣、白敲冰脆,红点梅酸。

侍儿报、花梢月上,清光怯射越罗单。

浴兰汤、微揩粉汗,插犀梳、乱挽云鬓。

院落沉沉,夜凉似水,萧郎频唤展琅玕。

还一笑、背人行去。等待向更阑。

却寻到、蔷薇架下,独凭栏杆。

形式: 词牌: 多丽

六州歌头.有客劝予出山者书此答之

客何为者,劝我曳长裾。人所爱,热官耳,顾愁予。

不相如。

君见居官者,苦思虑,劳筋骨,工笑语,勤奔走,乃多誉。

我则异于是矣,体多病、药物长须。

惯科头晏起,懒向府中趋。礼法全疏,古之愚。

兼长扪虱,喜曝背,时强项,或撚须。

诸若此,皆不可,一朝居。爱吾庐。

种豆南山下,几个竹,映芙蕖。

驱山犊,弹野雀,钓江鱼。

况有老妻酿酒,任醉后、拊缶歌呼。

有山公启事,报以绝交书。客且归欤。

形式: 词牌: 六州歌头

临江仙.午日

庭砌香蒲一剪绿,纱窗梅雨萧萧。

闹妆儿女彩丝飘。珠帘桃叶渡,画鼓木兰桡。

唤起湘累休竞渡,云旗游戏波涛。

江潭独醒转无聊。古人应让我,饮酒读离骚。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一剪梅.和李易安韵

织锦机边蟋蟀秋。万里江风,吹送郎舟。

空闺无处说相思,独夜鸣琴,西北高楼。

弹罢清商两泪流。妾自伤心,君亦多愁。

雁鱼消息几时来,才望云头。又候潮头。

形式: 词牌: 一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