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茉莉.春晓

彻夜踌躇,五更反睡了。疏帘外、乱花啼鸟。

千回百转,烦絮得、梦颠魂倒。

醒来见、红日当楼,却与绛台争照。

惊啼谁唤,枕头边、几曾燥。还强起、玉屏斜靠。

双鬟不解,说买花、最宜早。岂知我,一向黛痕慵扫。

劝梳洗,添懊恼。

形式: 词牌: 爪茉莉

鉴赏

这首《爪茉莉·春晓》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晨时分的复杂心情和细腻情感。

开篇“彻夜踌躇,五更反睡了”,以女子一夜未眠,五更时分才勉强入睡的情景,展现了她内心的纷扰与不安。接着,“疏帘外、乱花啼鸟”一句,通过窗外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生机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女子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

“千回百转,烦絮得、梦颠魂倒”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纠结与困扰,梦中的颠簸与现实的混乱交织在一起,使得她的思绪难以平静。随后,“醒来见、红日当楼,却与绛台争照”描绘了女子从梦中惊醒,眼前是红日高照的景象,与绛台(可能指某种装饰或建筑)相互辉映,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惊啼谁唤,枕头边、几曾燥”则表达了女子在梦醒后的情绪波动,仿佛有人在呼唤,让她感到惊恐与不安,枕头边的湿润暗示了她夜晚的泪水。接下来,“还强起、玉屏斜靠”描述了女子勉强起身,倚靠在玉屏上的情景,显示出她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仍试图保持坚强。

“双鬟不解,说买花、最宜早”这一句通过女子的侍女不解为何要早买花,反映了女子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最后,“岂知我,一向黛痕慵扫”表达了女子对自己长期不化妆打扮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我放逐的情感。“劝梳洗,添懊恼”则是对女子的劝慰,但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春晨时分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以及对生活、爱情、自我认知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充满了丰富的意蕴和情感层次。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归去难.离情,用周美成韵

向道伊至诚,谁想更变。那夜阑干语、情非浅。

云香雨嫩,蓦地巫山远。你莫将侬怨。

你试思量,还因甚事离散。玉碎珠沉,魂断情难断。

何故伊家毫不垂念。红窗翠月,就是重相见。

还要将侬难。粉颈斜回,娇嗔不肯抬眼。

形式: 词牌: 促拍满路花

玉楼人醉杏花天.江上别妓

停杯掩袖都无语。容易逢君侬便去。

孤雁叫秋风,乱不成行,似解分离苦。

寒山一抹低平楚。泪满钱唐古渡。

眉峰未蹙情先露。弦上传情浑似诉。

一字一俄延,错乱宫商,误则随他误。

丝丝烟柳愁千缕。柳上斜晖未暮。

形式:

洞仙歌.咏尘

如无似有,恁厌厌漠漠。几日牵愁暗珠箔。

当时留、宝瑟脆断朱丝,轻拂取,随拂随生难却。

尚思同宴赏,窄袖弓鞋,叠在空箱更谁着。

有醉尽生前,人到千秋,总也是、北邙寂寞。

但制得、新歌付莺喉,向簌簌春寒,画梁飞落。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蕙兰芳引.咏杜鹃

勒使春归,忙杀了、乱红愁绿。

更有甚伤心,向我似啼还哭。

血痕在口,又何用、此间思蜀。

到三更月冷,不许愁人眠熟。

便去何如,如何不去,是谁拘束。

怎似我羁栖,守定暗窗孤烛。

玉人何处,佳期未卜,倩伊行、到彼再三催促。

形式: 词牌: 蕙兰芳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