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
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
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
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充满自然之美的画面。开篇“弱水蓬莱路,人间隔几千”以神话中的弱水和蓬莱岛起笔,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接下来“未知太仓令,何似道山仙”,通过对比太仓令与道山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草木涵春露,池亭媚晓烟”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草木在晨露中显得生机勃勃,池塘与亭台在晨雾中更显妩媚,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最后,“静参齐物意,小大岂其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的深刻思考,认为无论大小,都应以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体现了道家哲学中的“齐物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充满了深邃的意境和哲思。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祇今吾亦自忘吾,东里何人念葛綀。
遁世每思盘谷隐,传家惟有善和书。
生平自喜一无愧,老去从嘲百不如。
五亩桑麻三径菊,潘郎真可赋闲居。
季鹰次第赋归来,底用莼鲈苦苦催。
顾我已如无用木,从人自笑不然灰。
江湖空有忧时叹,朝野应多济世才。
不信子牟存阙意,可能全付与衔杯。
赤日黄尘叹倦游,长谣曾赋四宜休。
酸风小雨层梯外,半是愁痕半是秋。
有约携樽去,同登百尺楼。
便须乘好月,何必待中秋。
天地能容醉,山川不贮愁。
悠悠身世事,已付一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