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祭酒邱先生

生本凡庸子,家居闽海涯。

少小颇知觉,向善心孜孜。

长大事儒业,执经游泮池。

窃廪踰十载,五科皆见遗。

年岁苦相迫,发身无他岐。

慈母早弃背,严翁霜鬓垂。

显扬失初志,惊惕徒嗟咨。

池鱼不自化,笼鸟将安飞。

鳞羽纵脩饬,违时深见讥。

偶尔遇恩诏,输粟来京畿。

怀赧苦不避,养禄图孝思。

幸得桥门路,拜瞻我宗师。

造就蒙至教,闻见增新知。

满拟策驽钝,于时当脱羁。

讵意蹈前辙,所谋转乖违。

行取限名次,三年尚无期。

迢迢八千路,家山音信稀。

归计既弗遂,行囊亦无资。

滥叨糊口计,数子来相依。

深冬忽抱病,请借求良医。

适遇行禁罚,谬坐违严规。

诚恪莫自愬,顽梗混同归。

旧馆不久复,生徒各分离。

日给仰无助,寸心恒自持。

此情不得已,卧地干霜威。

笞辱固自取,迫切还可推。

岂不深揣量,叩叩陈苦词。

班门众所畏,操斧非所宜。

但谓师弟子,恩义兼有之。

情或信可悯,往过宁复追。

雷霆虽震击,雨露多沾濡。

我师体天者,愿言鉴愚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景清所作的《上祭酒邱先生》,通过诗人自述,展现了其在仕途上的挫折与困顿,以及对恩师邱先生的深深敬仰和怀念。

诗中开篇描述了诗人的平凡出身和成长经历,从小立志向善,长大后投身儒学,却屡遭挫败。面对生活的重重压力和失去双亲的悲痛,诗人内心充满了挣扎和无奈。他感叹自己如同池中之鱼无法自我改变命运,又如笼中之鸟,无法自由飞翔。尽管努力修习学问,却因时运不济而遭受讥讽。

转折点出现在诗人偶然得到恩诏,得以赴京为官,虽然心中充满羞愧,但他决心以此机会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在京城,诗人有幸遇到恩师邱先生,得到了教诲和启发,使他对未来有了新的期待。然而,命运似乎再次捉弄了诗人,他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再次受挫,未能如愿以偿。

诗人在困境中仍坚持自我,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他选择坚强面对,即使受到责罚也不轻易放弃。最终,他意识到自己与恩师之间的深厚情感,希望得到理解和宽恕。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对邱先生的尊敬之情,认为作为人师,应当包容弟子的过错,并给予指导和关怀。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反映了明代士人面对社会现实和个人理想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体现了对师道尊严和师生之间深厚情感的尊重。

收录诗词(53)

林景清(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美人图

晓院沈沈春昼长,曲栏风暖锦屏香。

碧纱窗前罢梳洗,金莲缓蹴双鸳鸯。

小娃展图供玩毕,对语雕床情自适。

灵鹊枝头报喜声,摽梅正是花生实。

形式: 古风

题余千兵梅花图

将门豪客城东住,手植梅花三五树。

为爱寒香户镇开,坐对梅花日成趣。

风流太守为写真,老手笔精妙入神。

半幅溪藤夺造化,枝南枝北争先春。

花如缀玉柯如铁,标格由来自高洁。

髣髴西湖起朔风,满林琼树飘晴雪。

豪客幽情谁得知,对花看画两相宜。

昨朝留我花下酌,濡毫索取题新诗。

形式: 古风

梅竹图为刘锦衣乃弟题

金台有客簪缨族,和气裒然清可掬。

殷勤携轴过我门,索取长篇赋梅竹。

致和老手妙入神,襟怀磊落出风尘。

扁舟曾度渭川曲,寻芳重过西湖滨。

于时隆寒朔风冽,万木千花尽摧折。

惟馀梅竹抱贞姿,抚景吟看总奇绝。

恍若骊龙一夜喷万珠,又如素鸾奋翼凌空虚。

雪霁暗香浮馥郁,月明清影弄扶疏。

君不见林和靖,隐居不受公家聘。

放鹤西湖日赋诗,只与梅花乐情性。

又不见王子猷,平生爱竹无已时。

吴中士夫有佳景,肩舆不问直造之。

梅竹于人有如此,凡卉纷纷何足拟。

无怪云泉老致和,归来写入吴缣里。

潘君持赠托意深,也知友道重千金。

他日披图远相忆,还期仝保岁寒心。

形式: 古风

疏花待月图为王宗式题

阴云蔽天天作雪,朔风捲地地欲裂。

园林百卉尽凋零,惟有梅花逞孤绝。

根盘大地老如龙,柯饱风霜劲于铁。

南枝向暖先漏春,北枝禁寒犹待月。

月光未出花未开,月与梅花暗相结。

花神问月何迟迟,月道阴云久蔽之。

云开月出花始放,月照花神光陆离。

暗香飘拂天风度,疏影横斜映窗户。

对月看花酌钜觞,他日寻盟不相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