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端节的《洞仙歌》之其一,属词体。词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赞叹和怀念。
"雪肌花貌,见了千千万。眼去眉来几曾管。"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佳人的倩影,她的皮肤如同雪一般白皙,面容宛若鲜花,每每一瞥都令人心神荡漾,却又难以捕捉。
"被今回打住,没□施程,□捺地,却悔看承较晚。" 这几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及时把握的懊恼和后悔之情,似乎在说诗人对于这份美好的发现有些迟缓。
"琴心传密意,唯有相如,失笑他满恁撩乱。" 这里提到琴声传递着深邃的情感,只有与相如(可能指某位知己或情人)之间的交流才能达成默契,而这份深情却让旁人看了只觉混乱不堪。
"抖下俏和娇,掩翠凌红,真个是、从前可见。" 这几句则描写了一种柔美的情态,似乎是在说这种美好如同过去所见,是值得珍视的。
"据入马牢笼怎乾休,但拈取真诚,试教人看。"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如何处理这份美好的深思,似乎在强调要用真诚去对待,而不是将其囚禁起来,这样或许能让人们看到真正的美好。
整首词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比热爱和珍惜,同时也透露了对于未能把握住这些美好的懊恼与后悔。通过琴声、情感交流等元素,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又有些许撩乱的情绪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