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叶颙所作的《读宋徽宗北狩龙沙赋》,通过对宋徽宗被掳往北方的悲剧历史的想象,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对故国的怀念。首句“一声羌笛咽龙沙”以悲凉的羌笛声起,描绘了在遥远的龙沙之地(指沙漠或边疆),笛声如泣如诉,传达出一种沉痛的情感。"咽"字形象地刻画了笛声的哽咽,渲染了凄清的氛围。
第二句“万里燕云独梦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思绪拉向万里之外的燕云地区(今北京一带),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独梦家”则透露出孤独无依的境况。
第三句“吹入中原都是恨”,笛声不仅触动了个人的思乡之情,更扩散为整个中原大地的共同哀愁,这里的“恨”字包含了对国家沦陷、山河破碎的悲愤。
最后一句“如何只怕《落梅花》”,点出了笛曲的具体内容——《落梅花》,这是一首表达离别和哀伤的曲子,诗人借此暗示了徽宗被迫离开繁华的南方,流落异域,连音乐都充满了离愁别绪。整首诗通过笛声这一媒介,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破家亡的深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