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道中

桑间葚熟麦齐腰,莺语惺惺野雉骄。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馀山客买鱼苗。

丰年随处俱堪乐,行路终然不自聊。

独喜此身强健在,又摇团扇著絺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桑树丛中桑葚熟透,麦子高过农人腰际,黄莺鸣叫,野雉显得骄傲。
太阳接近天边,农人晾晒蚕卵,雨后山客购买鱼苗来喂养。
丰收之年,处处都充满欢乐,但行走在路上,内心却并不轻松。
我独自欢喜自己身体硬朗,手持团扇,享受着絺蕉带来的凉意。

注释

桑间:指桑树丛生的地方。
葚熟:桑葚成熟。
麦齐腰:麦子长势良好,与人的腰平齐。
莺语:黄莺的鸣叫声。
野雉:野鸡。
骄:傲慢,这里形容野雉的神态。
日薄:太阳即将落山。
人家:农户。
晒蚕子:晾晒蚕卵。
雨馀:雨后。
山客:山区的客人。
鱼苗:小鱼。
丰年:丰收之年。
随处:到处。
俱堪乐:都足以让人感到快乐。
行路:行走。
终然:终究。
不自聊:内心并不愉快。
独喜:独自欢喜。
此身:自己的身体。
强健:强壮健康。
团扇:圆形的手扇。
著:拿着。
絺蕉:细葛布做的扇子,轻薄凉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田园风光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桑间葚熟麦齐腰”,形象地写出桑树丛中桑葚熟透,麦田里的麦穗与人的腰齐平,展现出丰收的季节景象。次句“莺语惺惺野雉骄”,以莺鸟的鸣叫和野雉的骄傲姿态,渲染出生机盎然的自然氛围。

第三句“日薄人家晒蚕子”,写农人趁着阳光晾晒蚕子,体现了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勤勉。第四句“雨馀山客买鱼苗”,则描绘雨后山路上,游人购买鱼苗的场景,反映出当地渔业的兴旺。

“丰年随处俱堪乐”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喜悦,认为无论何处都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然而,“行路终然不自聊”又流露出诗人心中的落寞,即使身处美景,内心却感到孤独。最后一句“独喜此身强健在,又摇团扇著絺蕉”,诗人庆幸自己身体康健,手持团扇,穿着细葛蕉衣,享受着夏日的清凉,也暗含着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初夏乡村的田园生活和诗人复杂的心境。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初寒

船尾寒风不满旗,江边丛祠常掩扉。

行人畏虎少晨起,舟子捕鱼多夜归。

茆叶翻翻带宿雨,苇花漠漠弄斜晖。

伤心到处闻砧杵,九月今年未授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初寒

我穷不自活,万事付天公。

今年寒苦晚,雾雨常濛濛。

虽逭裘褐忧,坐念疾病攻。

清夜喜不寐,万木号西风。

新霜才几何,瘴疠一扫空。

晓看乌臼林,已有数叶红。

微云时去来,寒日犹曈昽。

振衣起出户,一笑寻邻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初寒

重云蔽白日,陂港日夜涸。

秋风才几时,已见霜雪作。

人生各有分,岂必衣狐貉。

吴中冬蔬茂,盘箸不寂寞。

抟泥治墙屋,伐筱补篱落。

薄酒亦醉人,问子胡不乐。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初寒示邻曲

村北村南数十家,陂池重复谷谽谺。

荻丛缺处见渔火,蓬户闭时闻纺车。

浅濑水清双立鹭,横林叶尽万栖鸦。

是中佳兴无穷极,懒著青鞋上若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