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田不熟,来年种有期。

爱他年少父,须得白头儿。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颂》由唐代诗人本寂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农耕生活与家庭传承的思考。

首句“今年田不熟”,描绘了一幅因天灾或人为因素导致农作物歉收的景象,反映了农民面对自然与社会挑战时的无奈与艰辛。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描述,也是对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一种隐喻。

次句“来年种有期”,在前句的背景下,诗人并未沉溺于哀叹,而是展望未来,暗示着农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经过努力和时间的积累,下一年的收成会有所改善。这种对未来抱有的乐观态度,体现了人类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希望。

第三句“爱他年少父”,将视角转向家庭,强调了父亲对子女的关爱与期望。在艰苦的农耕生活中,父亲不仅肩负着维持生计的责任,更寄托着对下一代的教育与培养,希望他们能够超越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句蕴含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代际传承的意义。

最后一句“须得白头儿”,表达了对子女成长与家庭延续的期待。白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经验的积累,意味着父亲愿意为子女的成长付出一生的努力,直至自己老去。这句话既是对父爱的赞美,也反映了对家族传承与后代繁荣的深深关切。

综上所述,《颂》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展现了农民生活的不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态度、对子女深沉的爱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是唐代农村生活和社会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3)

本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学者先须识自宗,莫将真际杂顽空。

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

出语直教烧不著,潜行须与古人同。

无身有事超歧路,无事无身落始终。

形式: 偈颂 押[东]韵

送洪州禾山和尚偈

将宝类宝意不殊,琉璃线贯琉璃珠。

内外双通无异径,郁我家园桂一株。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当午日轮圆不照,却指三更暂示人。

莫将明暗消前辈,不是灯边具足身。

形式: 偈颂 押[真]韵

哀林虔中

接翅十年同抗疏,投荒万里独登楼。

常山忽为孤城死,睢水空存百战谋。

函草漫从灰里觅,嘤声长向梦中求。

欲知后死今何事,已在莆中买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