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所作的《庄居值雨偶得十诗示秦处度》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对亡故兄弟的深切怀念与感慨。
首句“念我宜州兄”,诗人直接点明了怀念的对象——在宜州的兄长。接着,“见时论弟昆”则回忆起与兄长相聚时的情景,两人谈论着彼此的兄弟关系,充满了温馨与亲情。
“诗书固分路,翰墨俄同门。”这两句对比鲜明,前一句提到诗书之路各有不同,暗示兄弟虽有差异,但后一句“翰墨俄同门”则表明他们共同追求文学艺术,心灵相通,如同在同一门下学习。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兄弟间的联系更加深厚。
“人谁不归来,独沾死后恩。”这里诗人发出感慨,世间之人皆渴望归家,但自己却只能在兄长去世后给予他恩惠,表达出对兄长无法相见的遗憾和对逝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最后,“万里一铭旌,犹能葬家原。”即使兄长远在万里之外,但通过一杆铭旌,仍能将他的遗体安葬在家乡的土地上。这既是对兄长归葬的描述,也是对亲情与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亡故兄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亲情、友情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