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月圆之夜的静谧与凄美。诗人以“清汉月仍满,空山岁欲阑”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略显萧瑟的秋夜场景中。满月高悬于空旷的山野之上,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岁末将至的氛围油然而生。
接下来的“入林无叶碍,映水觉池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与宁静。月光穿过树林,似乎没有一片树叶能阻挡它的光芒,而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又让池塘显得格外寒冷,仿佛能触及人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
“远道心千里,高楼思万端”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无论身在何方,心中总是牵挂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高楼上的思绪万千,是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深深感慨。
最后,“谁能三五夜,长及盛年看”,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的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时候,象征着圆满与和谐。然而,这样的时刻却难以长久地停留在盛年的时光里,流露出一种对青春易逝、岁月不待人的无奈与惋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