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六尚书频寄新诗诗中多有思闲相就之志因书鄙意报而谕之

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

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

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

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你的年纪还远未到退休的时候,不应该这么早跟我这个老头子一样清闲。
身体健壮正适合担当重任,地位高才符合你这满腮白胡子的形象。
如果说世间的事务何时才能了结,不如问问自己的内心是否自在无拘。
进退荣辱都是过眼云烟,无论在山野还是朝廷其实并无太大区别。

注释

君年:指对方的年龄。
殊未及:远远没有达到。
悬车:古代指男子七十岁退休。
未合:不应该。
将闲:过闲散的生活。
逐:跟随。
老夫:诗人自称,此处指老年人。
正宜:正合适。
金印绶:古代高级官员佩戴的金印和系印的丝带,象征权位。
位高:地位高。
方称:才配得上。
白髭须:形容年长。
尘事:世俗之事,指纷扰的事务。
何由了:如何能了结。
云心:比喻超脱的心境。
自在无:自由自在,没有束缚。
进退:指仕途的升迁与贬谪。
是非:对错,争论。
俱是梦:都是虚幻。
丘中:山野之间,代指隐居生活。
阙下:朝廷,代指仕途生活。
亦何殊:又有什么区别呢。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中“君年殊未及悬车,未合将闲逐老夫”两句表达的是年纪尚轻,不必急于功名,而应随性享受生活。

接下来的“身健正宜金印绶,位高方称白髭须”则描绘了一个理想状态,即身体健康、地位尊贵,但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自由的心灵。这里的“金印绶”和“白髭须”都是对高官或老者身份的象征性描述,诗人并不羡慕这些外在标志,而是强调内心的自在。

至于“若论尘事何由了,但问云心自在无”的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诗人认为尘世间的事务终将过去,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像云一样自由的心灵,这是诗中最为核心的思想。

最后,“进退是非俱是梦,丘中阙下亦何殊”则进一步强调了对名利得失的超然态度。无论是功名的升迁还是毁谤的打击,都如同梦境一般虚幻不实。而“丘中阙下”,即指隐居山林与处于朝廷之中的差别,诗人认为这些外在环境的不同,并不能左右内心的宁静和幸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白居易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是一篇表达个人隐逸情怀与超脱世俗观念的佳作。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每见吕南二郎中新文辄窃有所叹惜因成长句以咏所怀

双金百鍊少人知,纵我知君徒尔为。

望梅閤老无妨渴,画饼尚书不救饥。

白日回头看又晚,青云举足蹑何迟。

壮年可惜虚销掷,遣把闲杯吟咏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汴河路有感

三十年前路,孤舟重往还。

绕身新眷属,举目旧乡关。

事去唯留水,人非但见山。

啼襟与愁鬓,此日两成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社日关路作

晚景函关路,凉风社日天。

青岩新有燕,红树欲无蝉。

愁立驿楼上,厌行官堠前。

萧条秋兴苦,渐近二毛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公刘郎中

落花如雪鬓如霜,醉把花看益自伤。

少日为名多检束,长年无兴可颠狂。

四时轮转春常少,百刻支分夜苦长。

何事同生壬子岁,老于崔相及刘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