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影荅形

一镜持照君,尽见君妍拙。

馀镜复照我,镜镜皆肖绝。

君我同镜华,等无可喜悦。

念居历劫中,几聚还几别。

君显我之明,君隐我之灭。

终无至人术,水火不濡热。

感此相因依,微分为君竭。

木叶将斡壳,一视无优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鉴赏

这首诗以镜与影、我与君的关系为喻,探讨了人生、存在与自我认知的深刻哲理。诗人通过镜像的映照,揭示了自我认识的复杂性与相对性。

“一镜持照君,尽见君妍拙。” 镜子映照出人的美与丑,反映了个体的外在形象与内在品质。这里,“君”可以理解为个体的外在表现或社会角色,“妍”指美好,“拙”指不足或缺陷。这句诗强调了镜子作为观察自我的工具,能够全面反映一个人的面貌。

“馀镜复照我,镜镜皆肖绝。” 这里诗人引入了多个镜子的概念,意味着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审视自己,都能得到独特的认识。每个镜子(或视角)都反映出不同的“我”,这些镜像虽各具特色,但都是真实的自我映射。

“君我同镜华,等无可喜悦。” 这句话表达了自我认识的复杂性。如同镜子中的影像一样,自我认知也是多面且变化的,没有单一的“最佳”状态可以让人感到满足或喜悦。

“念居历劫中,几聚还几别。” 诗人反思生命历程中的聚散离合,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无论是相聚还是分离,都是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部分。

“君显我之明,君隐我之灭。” 这里“君”与“我”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表明了个体在自我认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通过与他人的互动与比较,个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局限;同时,这种比较也可能带来自我价值的消解。

“终无至人术,水火不濡热。” “至人术”可能指的是达到最高境界的方法或途径。诗人认为,尽管人们追求自我完善,但最终可能发现没有绝对的方法能完全避免内心的波动或外界的影响。水火的比喻暗示了生命的脆弱性和不可预测性。

“感此相因依,微分为君竭。”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镜像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感慨。通过不断地观察与反思,个体逐渐理解并接纳自己的复杂性。在这个过程中,个体可能会经历痛苦与挣扎,但最终会找到一种平衡。

“木叶将斡壳,一视无优劣。” 最后一句以自然界的变化为喻,强调了万物生长与变化的自然规律。无论树木的叶子是新生还是凋落,它们都是生命循环的一部分,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这暗示了诗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普遍态度:接受变化,保持平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镜像与自我认知的隐喻,探讨了个体在生命旅程中的自我发现、成长与接受的过程。它不仅触及了哲学层面的思考,也蕴含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92)

黄淳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神释

我在天地间,肖貌则斯著。

刀亡利可灭,我独无新故。

譬造土偶者,泥水相依附。

泥溃复归土,曾闻昔人语。

今我与二子,假合为同处。

我动尔岂知,尔行我仍住。

生灭一曙间,那复由气数。

多君束缚我,遣作闲家具。

冰炭成哀乐,波澜生毁誉。

如今弃不将,不待将不去。

猛虎在山林,独往无怖惧。

至人如孩提,不学兼不虑。

形式: 古风

和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口号

岁暮多烈风,同云复冥冥。

邅回百里间,亦似千里情。

忆我寒梅花,兹晨笑柴荆。

喧啾下鸟雀,剥啄来友生。

岂知孤篷下,一笑双眼明。

决决文凘流,遥遥岩岫平。

舟重既晨发,路迷且宵征。

所欣丰岁祥,农鳸可以耕。

兼悲冻死骨,不见蔓草萦。

一觞酬袁安,愧尔千秋名。

形式: 古风

和与殷晋安别

临歧多淡然,别后心长勤。

况兹万里游,隔我平生亲。

綵紒入胶庠,得子成芳邻。

俛仰二十年,不异夕与晨。

循道岂有殊,眷此行藏分。

我居子献策,荏苒踰冬春。

人归筮盍簪,客去咏停云。

章缝及铜墨,笑谈阻清因。

所愿酌贪泉,不改吴生贫。

上言敬皇休,下言抚烝人。

形式: 古风

和于王抚军座送客

我昔游西江,春尽花草腓。

竹间坠猿狖,木杪闻催归。

子今行此道,我梦犹依依。

梦中与子行,既觉乃乖违。

交淡欲无言,事欢宜塞悲。

群龙今满朝,火辰扬其晖。

赢粮兼策马,尚恨功名迟。

赠子青兰花,以当琼玖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