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湖醉中歌

青山偃蹇不可呼,我行青山如画图。

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

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

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

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

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

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

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

园翁剪花春在手,蟠回石磴穷雕锼。

兴尽归来月犹在,盘礴解装春叆叆。

呼童置酒复徘徊,明月清风如有待。

临水轩窗次第开,玉山自倒非人推。

吁嗟劳生快意少,故园茅屋今苍苔。

明朝阴晴未可必,携手重游定何日。

借我仙人九节筇,直欲拄上太白峰头立。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袁士元的《游东湖醉中歌》描绘了诗人畅游东湖时的醉人景色与内心情感。诗中以青山、湖水、风、月等自然元素为载体,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首句“青山偃蹇不可呼”以拟人的手法,赋予青山以生命,表达出青山的静默与不可触及之感。接着“我行青山如画图”则将诗人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暗示了东湖景色的迷人。

“荡舟春波并山去,青山尽处横陂湖”描绘了诗人乘舟游湖的情景,湖水与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随后,“周湖一百二十里,湖波极处山孤起”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展现了湖面的广阔与山峰的孤独,营造出一种辽远而空灵的意境。

“下临沧海上青天,南有浮屠抱山址”通过对比大海与天空,以及山与佛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双重敬畏之情。

“事幽兴集天风来,乘风便欲归蓬莱”表达了诗人追求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自由,渴望像神仙一样遨游于天地之间。接下来的“忧长未释天地隘,眼阔稍觉心颜开”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释放,从忧虑到豁然开朗的过程。

“酒酣重踏孤舟发,此兴平生浩难遏”描述了诗人饮酒后的豪情壮志,再次踏上旅程,这种激情难以抑制。最后,“横山西去复清沟,屠苏巧构林岩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沿途的风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与欣赏。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内心情感的复杂变化,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46)

袁士元(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嗜学,性至孝。以荐授鄞学教谕,调西湖书院山长,改鄮山,迁平江路学教授。后擢翰林国史院检阅官,不就。有《书林外集》

  • 字:彦章
  • 号:菊村学者
  • 籍贯:庆元路鄞县

相关古诗词

题寒江独钓图

堪笑江湖几钓徒,朝来相唤暮相呼。

祇今风雪蒙头处,回首烟波一个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上陈达卿架阁

金猊香透小窗纱,莲幕归来日未斜。

掩却竹扉清昼静,呼童汲水更浇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雨中遣怀

云压低檐雨未收,隔林犹听叫钩辀。

诗翁惯作天涯客,滴碎空阶不解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夏日山居

疏帘拂拂飏南薰,睡起茶舂隔岸闻。

蚕老已收松上雪,麦黄初涨陇头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