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沧洲尚书送坦上人

貂蝉换却章甫冠,十年出入鹓行间。

天门九重虎豹恶,手携谏疏归掩关。

白鸥浩荡沧波阔,冷看诸公治三窟。

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

平生眼里无机云,建安馀子不足吞。

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

形式: 古风

翻译

貂蝉般的才女取代了儒冠,她在朝廷中出入十年,位列群臣。
天门深邃如九重,守卫森严如虎豹凶猛,她手持奏章回家,紧闭宫门。
白鸥在广阔的海面上自由飞翔,她冷静地看着同僚们为自己预留后路。
庭院空寂,春日漫长,她仍记得过去频繁地进进出出。
一生眼中无人能算计,对建安时代的才子不屑一顾。
剥开表面看清本质,高僧会如何回报您的恩情。

注释

貂蝉:比喻有才情的女子。
章甫冠:古代士人的帽子。
鹓行:比喻朝廷官员的行列。
天门:指皇宫。
虎豹恶:形容守卫的凶猛。
谏疏:劝谏的奏章。
归掩关:回家并关闭宫门。
白鸥:象征自由和超脱。
治三窟:为自己预留退路。
庭院无人:形容环境寂静。
建安馀子:指建安时代的人才。
不足吞:不屑一顾。
根本:事物的本质。
上人:对僧人的尊称。
酬公恩:回报您的恩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璨所作的《和沧洲尚书送坦上人》,以貂蝉换冠的典故开篇,描绘了坦上人十年在朝廷中进退有度的形象。"天门九重虎豹恶"一句,暗示了官场的险恶与上人敢于直言的勇气。上人带着奏疏归隐,白鸥相伴,表现出其超脱世俗的志向。

"冷看诸公治三窟"暗讽了官员们的权谋之心,而"庭院无人春日长,尚记向来频往复"则回忆了坦上人过去在朝廷的忙碌与频繁进言。诗人评价坦上人眼光独到,不被世俗蒙蔽,"平生眼里无机云",显示其高洁的品性。

最后两句"剔起枝叶见根本,上人将底酬公恩",表达了对坦上人坚守本心,以实际行动回报朝廷知遇之恩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议论,赞扬了坦上人的正直与清高,同时也寓含了对官场风气的批判。

收录诗词(191)

释道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卧龙招隐吟

武侯与晦翁,千载两名流。

各以一臂力,能镇百世浮。

神游天地间,或为山阿留。

心期有佳人,驾言写幽忧。

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

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

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

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郑半溪

词林丈夫安晚氏,笔端有口吞馀子。

阿戎在傍横点头,万言不直一杯水。

文词于道祇毫芒,枉劳平生两鬓苍。

落花植实愿自□,□□□□□□□。

形式: 古风

和雨崖吴提刑奉母夫人雨中登鲁公亭

白发照黄花,薄晚散幽步。

何年乘五云,来自三神屿。

膝下千载人,富贵等儒素。

西风天地秋,细雨江城莫。

酒酣拍阑干,忧时起愁绪。

怀哉平原公,孤忠乃吾与。

重此一臂力,日月容易去。

形式: 古风

和耕道赵制干与贾秋壑同科

家近芝山傍淡湖,城居清似隐人庐。

凌烟阁上同年在,光范门前一字无。

信口语言多得忌,谋身术数不嫌疏。

人生要是閒中好,轩冕何须苦见拘。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