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九锁山.翠蛟亭

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

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

又疑蜀川下,万骑赴峡口。

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

久乃与之忘,一洗耳目垢。

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

神仙亦爱奇,临流并琼玖。

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

跳入水晶宫,身世亦何有。

缅怀玉局翁,不受荒幻诱。

尔来谒空祠,采蘋奠玄酒。

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

逝者固如斯,川上叹鲁叟。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游九锁山.翠蛟亭》,描绘了作者在翠蛟亭所见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百雷斗我前,八溟覆我后”以雷鸣和大海的宏大背景烘托出环境的震撼,仿佛自然之力在眼前展开。接下来,“谁哉擘巨崖,纵此翠蛟走”形象地描绘了山势陡峭,如同翠色蛟龙奔腾而下的壮观画面。

诗人接着想象自己仿佛置身于蜀川之下,万马奔腾的场景,令人心潮澎湃。“凭阑神为摇,清寒逼两肘”写出了诗人站在栏杆边,感受到的清冷与震撼。随着情感的沉淀,他逐渐忘却尘世烦扰,心境得以净化。“骨冷春木臞,魂惊夜猿吼”则通过自身的体验,表现出山中幽深与神秘。

诗人进一步借仙人之境,表达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如“乘鲤琴高风,捉月太白手”,意指超越世俗,追求高洁。最后,诗人感慨人生短暂,如泡影般易逝,但坚守道义,如“百年等一沤,道先天地寿”,表达了对永恒真理的追求。

整首诗以游历翠蛟亭为契机,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的哲思,语言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品格与情怀。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游仙坛

窈窕悬僧庐,空山断诸想。

上邻境泬寥,下瞰色苍莽。

猿鹤无宿期,今古契真赏。

坐中风雅谈,林壑散清响。

凉飙洒我发,白云随我杖。

醉卧松下石,不知海月上。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登谢客岩

巀嶭镇九斗,赑屃挟五丁。

飞霞适何来,缥缈开殊庭。

永怀谢康乐,坐啸山水城。

旷代得真契,登临有馀情。

松风洒六月,使我毛骨清。

猿鸟亦仙意,人生胡营营。

石麟卧荒麓,问此谁氏茔。

野老向我言,其人昔公卿。

珠玉照黄壤,送者冠盖倾。

华朽变百年,所宝非修名。

乃知钟鼎贵,不如芝薇馨。

所以世外人,返老还吾婴。

倚杖空叹息,洞口云冥冥。

形式: 古风

答陈植父

衡门愁绝坐诗穷,瘦策荒途况此翁。

流水年华孤月在,黄花心事几人同。

乡书杳杳迎江雁,客枕萧萧避井桐。

昨夜莼鲈应入梦,扁舟归去及秋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葛岭

不读霍光传,炫然桃李门。

湖山变朝市,烽火满乾坤。

胆落冰天骑,魂飞瘴雨村。

春风吹秀麦,误国竟何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