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其一)

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

学筵开绛帐,谈柄发洪钟。

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

遗风丽清韵,萧散九原松。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王氏之笔犹如活的鸾凤,谢氏之诗如同出水芙蓉。
在学舍中开设红帐讲学,言辞如洪钟般激昂有力。
在官署中见到飞来的凤凰,猜测那可能是卧龙般的才子。
他们的遗风留下清雅的韵致,就像松树在九泉之下依然萧然自得。

注释

王笔:指王姓文人的才情出众,如鸾凤般灵动。
谢诗:指谢姓诗人的诗歌清新脱俗,如芙蓉般美丽。
学筵:学校或学术讲座的场所。
绛帐:红色的帷帐,古代学府中的讲堂象征。
谈柄:谈论的中心,比喻言辞犀利。
洪钟:大钟,形容声音响亮。
粉署:官署,代指朝廷或官场。
飞鵩:古人常以凤凰、鵩鸟象征贤能之人。
玉山: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卧龙:隐居而未显达的杰出人才。
遗风:遗留下来的影响或风格。
清韵:清雅的韵致。
萧散:闲适、洒脱。
九原:古代对死者的尊称,此处指地下。
松:象征坚韧和长寿,也寓指精神风貌。

鉴赏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温庭筠的挽歌词,表达了对故人秘书刘尚书的哀悼之情。从文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逝者生前才华横溢、学问渊博的赞美,以及对其遗风和精神的缅怀。

"王笔活鸾凤,谢诗生芙蓉"两句,形象地描绘了秘书刘尚书的文采非凡,其文章如同王羲之的书法那样生动传神,谢灵运的诗歌般鲜艳夺目。

"学筵开绛帐,谈柄发洪钟"则表明刘尚书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学问深厚,其学术研究如同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而其议论犀利,如洪钟一般震撼人心。

"粉署见飞鵩,玉山猜卧龙"两句,既描绘了刘尚书在世时的高贵地位,又隐喻他的才华和智慧如同神秘难测的卧龙。

最后一句"遗风丽清韵,萧散九原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留下的美好精神和文采的怀念,如同在辽阔的北国草原上飘散着清新的松林气息,这不仅是对秘书刘尚书才华的一种缅怀,也是对他高洁品格的一种颂扬。

整首挽歌词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其非凡才能和精神遗产的无限赞叹。

收录诗词(393)

温庭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本名岐。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字:飞卿
  •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 生卒年:约812—866

相关古诗词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其二)

麈尾近良玉,鹤裘吹素丝。

坏陵殷浩谪,春墅谢安棋。

京口贵公子,襄阳诸女儿。

折花兼踏月,多唱柳郎词。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途中有怀

驱车何日闲,扰扰路岐间。

岁暮自多感,客程殊未还。

亭皋汝阳道,风雪穆陵关。

腊后寒梅发,谁人在故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偶游

曲巷斜临一水间,小门终日不开关。

红珠斗帐樱桃熟,金尾屏风孔雀闲。

云髻几迷芳草蝶,额黄无限夕阳山。

与君便是鸳鸯侣,休向人间觅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偶题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吴客捲帘闲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桃重,黄染花丛蝶粉轻。

自恨青楼无近信,不将心事许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