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栖云佛堂顶,流水僧寮下。
为恋清梵音,跳珠不成写。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禅意的画面。诗人以“栖云佛堂顶,流水僧寮下”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佛教圣地之中,佛堂高耸于云雾之上,流水潺潺环绕着僧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接着,“为恋清梵音,跳珠不成写。”一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佛堂中清雅梵音的深深迷恋。仿佛连雨滴落入水面的声音都因这梵音而变得不同寻常,无法用文字完全描绘出其美妙之处。这里运用了“跳珠”这一形象比喻,生动地展现了雨点跳跃在水面上的情景,以此象征梵音的难以言喻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的融合描绘,传达出一种心灵的净化与宁静之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通过“清梵音”的描写,不仅展现了佛教文化的魅力,也暗示了在现代社会中寻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作品:《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
明代的文学家、史学家。为“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
探囊得秘药,投杖已沈痾。
试语天帝栎,论功应孰多。
博得群珠赠,王郎起卧痾。
如逢魏侯疾,转见赐车多。
昔闻六龙驾,蜿蜒二陵间。
至今风雨后,清跸满空山。
八骏长在驱,生嫌八荒小。
百辟长在服,生忧百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