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读镜清楼遗稿

滴粉搓酥,镂雪团香,新诗一编。

想吟工谢絮,曾邀叔赏,赋成鲍茗,惯得夫怜。

山映奁青,云迷桁白,绝代销魂句早传。

鸳鸯侣,喜一般才调,一样华年。匆匆催返瑶天。

怅月照青琴冷素弦。

幸银钩细字,犹霏麝馥,金荃丽字,尚叠鸾笺。

元相悲怀,潘郎愁结,触拨香痕意惘然。

空惆怅,望碧城飘渺,难挽飞仙。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词,由清代方珍所作,以“读镜清楼遗稿”为题,展现了词人对镜清楼主人作品的深情阅读与深刻感悟。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滴粉搓酥,镂雪团香”,将文字比作细腻的粉脂与精雕的雪花,形象地描绘出文字的美妙与精致。接着,“新诗一编”则点明了作品的性质,暗示了其新颖与独特之处。

“想吟工谢絮,曾邀叔赏,赋成鲍茗,惯得夫怜。”这一句通过引用古代文人的故事,表达了对镜清楼主人才华的赞赏与对其作品深受欢迎的肯定。其中,“谢絮”、“叔赏”、“鲍茗”、“夫怜”都是借代手法,分别指代了文人间的相互欣赏与喜爱。

“山映奁青,云迷桁白”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氛围,仿佛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山水画卷,增加了作品的意境美。而“绝代销魂句早传”则强调了镜清楼主人作品的影响力与流传度。

接下来,“鸳鸯侣,喜一般才调,一样华年”一句,通过鸳鸯的比喻,赞美了镜清楼主人与他所欣赏之人之间的和谐与共鸣,以及他们相似的才华与青春。

“匆匆催返瑶天。怅月照青琴冷素弦。”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镜清楼主人离开人世的惋惜之情,以及对镜清楼主人作品中蕴含的深沉情感的怀念。其中,“瑶天”象征着理想的世界或天堂,而“青琴冷素弦”则暗示了作品中的哀愁与寂寞。

最后,“幸银钩细字,犹霏麝馥,金荃丽字,尚叠鸾笺。元相悲怀,潘郎愁结,触拨香痕意惘然。”这一段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镜清楼主人作品的热爱与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深切怀念。通过“银钩细字”、“麝馥”、“金荃丽字”、“鸾笺”等词汇,描绘了作品的精美与香气,以及它们给人心灵带来的触动。

“空惆怅,望碧城飘渺,难挽飞仙。”结尾处,词人表达了对镜清楼主人无法挽回的遗憾与惆怅,将情感推向高潮。碧城飘渺象征着镜清楼主人的离世,而“难挽飞仙”则表达了对逝者无法再相见的无奈与哀伤。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镜清楼遗稿的深情阅读,展现了词人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对作者的深切怀念,充满了对文学艺术的崇敬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

方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醴陵芳胄,羡传家彩管,仍留君处。

多少红闺夸著作,毕竟输君千古。

第一仙姿,无双慧业,惯赋销魂句。

一编珠玉,香痕浓染如许。

无奈几度春愁,几番秋怨,暗送韶华去。

一笑尘寰嫌太浊,飘渺瑶台微步。

月淡鸳窗,泪沾凤纸,永隔仙凡路。

青琴弦绝,思君无限凄楚。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齐天乐.题张孟缇夫人淡菊轩诗稿

九秋芳信知何许。新声一卷争睹。

雅韵珠流,清辞玉润,六代宗风堪溯。深情似诉。

正三径凝霜,一枝含露。

淡极无言,定应消受锦囊贮。家风君自领取。

想词坛兢羡,吟就飞絮。

听雨联床,消寒剪烛,酬唱兰闺伴侣。天涯日暮。

奈塞北风霜,江南烟树。愿写乌兰,好将红豆数。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满江红

滇水蛮云,隔不断、离愁重叠。

凝眸处,人遥绝塞,天涯草碧。

悔昔无端轻撒手,伤今有泪空沾臆。

羡团圆,万里伴君行,天边月。别来恨,凭谁说。

重来约,真难必。祗残编剩墨,断肠陈迹。

长夜寒衾颠倒梦,残春花事凄凉色。

看归梁,双燕已营巢,君犹客。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浣溪沙.秋闺

索索西风射碧纱。疏疏短雨趁风斜。

染来秋色满庭阶。

惊懒蜻蜓谁主使,催勤络纬孰教他。

征人那得不思家。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