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双鹄图为俞仲和赋

一个长松雨鹤栖,上头不许子规啼。

仙翁应在春山裹,丹井云多路更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乔松双鹄图为俞仲和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画面。首句“一个长松雨鹤栖”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棵高大的松树,雨后的清新空气中,一只鹤悠然栖息其上。接着,“上头不许子规啼”一句,通过子规(杜鹃)的啼声,增添了少许凄清与幽深的意境,暗示此处并非凡间,而是隐士或仙人的居所。

后两句“仙翁应在春山裹,丹井云多路更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那位仙翁可能正在春意盎然的山峦深处,他的居所附近有一口丹井,缭绕着云雾,仿佛通往仙境的道路愈发朦胧难寻。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优美,也寓含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之士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人,借助乔松、鹤、仙翁和丹井等元素,营造出一种超凡入圣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

收录诗词(797)

凌云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 字:彦翀
  • 籍贯:浙江仁和

相关古诗词

画梅(其一)

诗到无声也自奇,眼明窗不见疏枝。

江南四月冥冥雨,空忆曹瞒止渴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画梅(其二)

每爱多才赋洛神,凌波曾见袜生尘。

谁知更有梅兄在,消得思王一写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桂娥梅仙二图(其一)

金栗平铺满树头,画阑西畔月如钩。

风鬟雾鬓归来晚,折得天香总是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桂娥梅仙二图(其二)

倚树仙人是阿谁,雪肤花貌认参差。

恐惊青鸟枝头梦,玉笛拈来不敢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