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行己在病中表达对归乡的渴望与对功名的淡泊之情。诗中以“白首遑遑谩世忧”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年岁已高,仍在世间忧虑的情景,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接着,“我今问米下扬州”,则透露出诗人为了生活不得不离开家乡前往他处谋生的现实,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支离病骨难堪暑,浩荡归心不待秋”两句,通过描写病痛中的身体和急切的归心,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兵火彫零馀故里,功名衰谢独扁舟”两句,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动荡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战乱中故乡破败景象的哀叹,以及对功名消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沉思考。
最后,“腐儒老死终无用,收拾纶竿好去休”两句,诗人自嘲为“腐儒”,认为自己老死也无大用,不如收拾钓竿,选择隐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