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陶安所作的《阿墉二首(其二)》中的一节,表达了诗人对祖母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时时思祖母,啼向素帏前",描绘了诗人经常思念祖母,甚至在哭泣时也会来到她的灵位前的画面,展现出对亡者的深切哀悼和思念。
"近者吾衰甚,闻之涕泫然",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身体衰弱,听到祖母的消息更是悲从中来,泪水涟涟,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自身衰老的无奈。
"一心期汝长,八世嗣家传",诗人期望家族能够延续,子孙满堂,这是他对祖母的深深祝福,也是对家族未来的寄托。
最后两句"幸有书巢在,成才望老天","书巢"可能指的是祖业或家族的文化传统,诗人庆幸家中尚有文化根基留存,期待后辈能借此成才,表达了对后代教育和家族荣誉的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祖母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家族传承的忧虑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