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林以宁的《秋蝉》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寂静,以及诗人对季节更迭的细腻感受。首句“昨夜凉风届节初”点明了秋意渐浓的时节转换,凉风初至,暗示着秋天的到来。接下来,“园亭景物渐萧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冷和景色的寥落。
诗人观察到高树枝头的露珠,认为其晶莹剔透,足以承饮,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欣赏。而深树中的微云,仿佛在低语,让人联想到隐秘而宁静的栖息之所。“秦女支砧秋半急”一句,通过秦地女子在秋夜急切地捣衣声,传达出秋日劳作的节奏和生活的气息。卫娘小鬓夜来梳,则描绘了一幅女性在月光下梳理秀发的画面,增添了诗的温情。
最后两句“遐情自足传霄汉,不逐金梧下玉除”,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如同秋蝉的鸣叫直上九霄,传达着深远的情思,不愿随同权贵的荣华而改变。整首诗以秋蝉为载体,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