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其一)

新晴杨柳散春丝,长路行人有所思。

愁上容颜青镜识,寒生亭馆落花知。

高云送雨来无定,独鸟惊风去自迟。

闷对亭前紫荆树,同根那得却相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新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新晴杨柳散春丝"以春天的杨柳和飘落的柳絮,展现了雨后清新宜人的气息,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轻盈。"长路行人有所思"则引入了行人的身影,暗示着诗人可能在思考远方的人或事。

接下来的两句"愁上容颜青镜识,寒生亭馆落花知"通过写照人愁苦的面容和凋零的花朵,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青镜识"形象地写出愁绪如镜子般清晰可见,"落花知"则寓言了春天的消逝与人生的无常。

"高云送雨来无定,独鸟惊风去自迟"借景抒情,高空中飘忽不定的云彩和缓慢离去的孤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和孤独。

最后两句"闷对亭前紫荆树,同根那得却相离"以紫荆树为喻,感叹即使是同根生长的树木,也有分离的命运,寓意着诗人对命运无常和人事离合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景色,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感怀,展现了元末明初刘基诗歌中常见的哲理性和人生况味。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寄台郎张质夫

春愁忽得故人书,喜极成悲泪满裾。

冀野驽骀虚伯乐,鲁门钟鼓骇爰居。

全家荡析饥寒切,病骨支离志虑疏。

敢以浮名误知己,缄辞写意愧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水西寺东楼晓起闻莺

日上高城柳影齐,风轩临水看莺啼。

初来木杪鸣相应,稍入花间听却迷。

芳草自深句践国,行人犹隔禦儿溪。

思家每恨无轻翼,可对莺华不憯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茶园别朱伯言郭公葵

细水吹烟送客舟,离情恰似水东流。

此时对酒难为乐,何处寻春可纵游。

去雨来云天渺渺,轻蜂乱蝶日悠悠。

绝怜短发无聊赖,一夜如丝白满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晚泊海宁州舟中作

春雾今宵气稍清,空江一舸客心惊。

东流浊浪冲山动,西望长庚似月明。

不有龚黄为郡县,徒令耒耜化戈兵。

溥天何处非王土,无地安身愧此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