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六首(其四)

十年扶醉金门路,秋风又吹萍梗。

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

筵前漫省,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

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

只恐年年,露寒鸦占稳。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鉴赏

这首《台城路》是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属于其《台城路》组诗的第四首。此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金门路上十年的醉酒生活,以及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十年扶醉金门路”,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过往的生活状态,十年间,他醉卧金门,流连于繁华与醉梦之间。接下来,“秋风又吹萍梗”一句,以秋风起,萍梗随波逐流的形象,象征着主人公命运的飘摇不定,以及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绛蜡围尊,银衿贮月,重话旧游清俊”三句,通过描绘宴席上的景象,如红烛环绕,月光映照,以及与友人重聚时的谈笑风生,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看零落何戡,半凋青鬓”两句,转折处揭示了岁月无情,青春不再的事实,何戡(唐代诗人)的典故在这里被巧妙运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容颜老去的感慨。

“怕说更深,画帘斜堕桂花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孤独,桂花的影子投射在画帘上,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一段描绘,将主人公内心的忧郁与寂寞表现得淋漓尽致。

“江南燕归未准,天涯芳草远,谁寄愁信”几句,通过燕子未归、芳草天涯的景象,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亲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漂泊无依的状态。最后,“瘦赋佣金,清歌换米,同是随人消损”则以经济上的困顿,进一步深化了人物的悲剧色彩,表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商量旧饮,待种树招莺,借他清荫”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希望能够通过植树引莺,营造一片清幽之地,寄托心灵的慰藉。然而,“只恐年年,露寒鸦占稳”一句,又将这种憧憬置于现实的阴影之下,预示着即使有所期待,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束缚。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片段的描绘,展现了其复杂的心境和对过往的深深眷恋,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25)

李慈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后改今名,字爱伯,室名越缦堂。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 字:式侯
  • 号:莼客
  • 籍贯:晚年自署越缦老
  • 生卒年:1830~1894

相关古诗词

台城路六首(其五)

凤城西畔前朝事,禊春又联吟侣。

松合香台,草侵荒殿,撩乱风幡铃语。

杏花过雨,正蓝子摇红,丁香含素。

庭院深深,磬声不隔燕莺路。藏云洞今在否。

登临孤客迥,难寄愁处。

柳绿芦沟,云开蓟镇,依旧青山无数。

悲歌倦旅,看禅榻茶烟,鬓丝如许。

好片斜阳,暮钟催客去。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台城路六首(其六)

苑墙斜抱离宫树,楼台多少云里。

太液平分,飞虹高跨,两岸芰荷无际。

丹霄咫尺,正万柄摇红,十洲含绮。

凤辇时来,五铢衣带御香细。

当年听彻宫漏,便蓬瀛鱼鸟,也识延企。

小殿芙蓉,夹城松栝,尽戴翠华佳气。

垂杨凝峙,恰上映山亭,下临烟水。

倚遍栏干,暮云琼岛起。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梅子黄时雨二首(其一)

饾饤阴晴,乍中酒醒时,愁思如许。

又倦柳千丝,做成烟雨。

不信天涯今日里,昏昏都是垂帘过。

鸠啼苦,竹粉翠楼,斜照犹驻。为语。伤春旧侣。

恁薇壶练带,消得朝暮。看村瀑如潮,林霏疑雾。

好借一蓑湖上去,短篷绿罨鸥波路。

山无数,冷光泼青诗句。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二首(其二)

甚处传笺。看春事顿消,流水难准。

又乳燕重帘,熟梅风信。

漠漠倦雷烟柳外,和愁旋转终无定。

凉催暝,幽梦枕边,低度云影。谁认。

红楼消损,过愔愔暮雨,犹自耽病。

可浅试慵妆,染花奁润。

待证紫蕉山上事,玉啼点点从头问。

天涯近,雾丝漾成疏鬓。

形式: 词牌: 梅子黄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