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复天朝册使(其二)

庄诵瑶章咀丽华,不妨世号阿瞒槎。

古来先进开新进,谢道无涯役有涯。

向阙多君头未雪,望尘使我眼生花。

此身如作衡山雁,北往南翔总是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文?所作的《答复天朝册使(其二)》。诗中,诗人以庄重的态度诵读华美的诗句,自嘲似汉献帝的称号“阿瞒”,表达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后辈的期许。他强调古人开创新风的传统,同时也感慨人生有限而知识无穷。诗人提到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对朝廷有所期待,看到册使的到来如同望见尘埃中的光彩,令人振奋。最后,诗人以衡山大雁自比,无论南北迁徙,都视朝廷为家,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和归属感。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情怀。

收录诗词(2)

陈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绿云洞

巑岏翠巘俯苍波,洞口潆洄拥荔萝。

岩邃造工施凿巧,景幽渔父占閒多。

古今历阅英雄几,倏忽其如混沌何。

开辟不应危栈旷,故增一座石弥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江晚眺

迢递川原合,潮风大海通。

沙分村径绿,波卷夕阳红。

百战威犹在,千年俗已同。

清高凭眺处,草木亦思巧。

形式: 古风

晚度横山关

南北关河旧此分,几层树栅屯三军。

金戈一自行天讨,石垒从教锁白云。

雨过青山晴似拭,帆移碧海日初曛。

陈黎土宇今为隘,万里秋风扫瘴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游善兴寺

寻幽古来寺,旭日照松门。

石发翠逾顶,山丹红到根。

偶闻清磬落,已远俗尘喧。

何日逢支遁,无生细讨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