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窦泠泠注竹溪,溪光浮动软琉璃。
幽人爱玩不忍去,觅句坐惊红日西。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石窦泠泠注竹溪,溪光浮动软琉璃。" 这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上描写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清澈的泉水从石洞中流出,汇聚成一条潺潺的小溪,溪水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柔和的光泽,如同琉璃一般透明且富有层次。这里通过“泠泠”一词传达了泉水流动的声音,同时也形象地描绘出了水的清澈。
"幽人爱玩不忍去,觅句坐惊红日西。"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景致的喜爱和留恋。诗中的“幽人”指的是隐居于山林之中的人,即诗人自己,他们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不忍心离开。“觅句坐惊红日西”则是在说诗人在寻找合适的词语来描绘眼前的美景时,突然发现太阳已经开始向西下沉,这种时间流逝的感慨不禁让人产生一种淡淡的忧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时光易逝的无奈感受。
不详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客里宵寒梦易醒,起看残月照窗明。
招提正在山多处,过雨流泉碎玉鸣。
行并焦湖试问涂,何如震泽占姑苏。
提壶聒聒劝谁饮,我不知君渠自呼。
云涛雪浪渺无边,一簇溪桥客聚船。
舆卫欲休红日下,几家茅舍起炊烟。
野云和雨渡金湖,山色微风恍有无。
不惯扁舟浮浩渺,且驱羸马上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