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年高掇老庞科,未必龙门众角多。
幕府三招三不去,唯将一钵渡娑婆。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即将离别前往福建东林寺游历的老僧的深情送别之情。通过“少年高掇老庞科”这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年轻时的成就与年老时的智慧进行对比,暗示了人生的丰富与变化。接着,“未必龙门众角多”一句,以龙门比喻仕途或人生中的重要机遇,表达了对老僧可能面临的挑战和未知的思考。
“幕府三招三不去”引用了古代典故,意指老僧虽多次被邀请参与官府事务,却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与清修,选择“一钵渡娑婆”,即以禅杖渡过世间苦难,体现了其坚定的修行信念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通过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展现了老僧高尚的品格和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不详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北风捲地雪漫天,惭愧君来住过年。
日与邻翁同展钵,老夫时复听谈禅。
直自三湘到七闽,无人不道竹庵名。
诗如雪窦加奇峭,禅似云居更妙明。
竹庵端为故人留,尚许衰翁预胜流。
寄语丛林好清客,未宜轻辊雪峰毬。
自识云门老,经时水石间。
尚嫌闻法少,随度七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