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

上人妙齿遗樊笼,嗜好岂与稠人同。

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

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

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

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

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

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送诚无上人还洞山文禅师席下》。诗中描绘了对一位名为诚无上人的僧侣的赞美与送别之情。

首句“上人妙齿遗樊笼”,赞美诚无上人超越世俗,心灵纯净,如同脱离樊笼的鸟儿,自由自在。接着“嗜好岂与稠人同”表明其兴趣爱好与众不同,不随波逐流。随后,“岩栖水饮有馀裕,期以至道超鸿蒙”进一步赞扬他隐居山林,饮水思源的生活方式,追求至高无上的真理。

“少林人亡仅千载,末路鼓舞谁为雄”表达了对少林寺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后世传承者的期待。接下来,“江西老褐真望士,蚁趋云合争所从”则提到诚无上人在江西受到众人的仰慕和追随。

“羡君伏役事且久,诚专志苦迷春冬”表达了对诚无上人长期修行的敬佩,以及对其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信仰的赞美。“心珠磨错稍精莹,彷佛水月含冲融”形容其内心逐渐明亮,如同水中月一般清澈透明。

“去岁扁舟下吴会,溪山胜践情所钟”回忆了去年诚无上人前往吴地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芒鞋竹杖霜露入,始知节物徂秋风”描述了他在旅途中的艰辛,以及对季节更替的感悟。

最后,“朝来兴尽挽不住,翻然又逐南征鸿”表达了诗人对诚无上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它年相逢定庐岳,与子终老巢云松”则是对未来再次相聚的期待,希望与诚无上人一起在庐山终老,享受云松之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诚无上人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佛教修行精神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95)

释道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默堂

万汇乾坤里,谁何识道真。

喧卑憎末俗,燕默羡高人。

漏转芙蓉永,香销柏子频。

他年挥玉麈,堂上挹芳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严上人还永嘉

道人出处孤鸿俦,讵肯低回受羁绊。

飘风转日历九州,不羡骑鲸游汗漫。

我生与君几相逢,穷幽摘胜时乃同。

胸中妙道未容扣,又引高兴辞秋风。

君家住在孤屿侧,此别何时见颜色。

欲识相思一寸心,冷月依依挂空碧。

形式: 古风

吴门狱中怀北山旧隐(其一)

江湖堂北是吾庐,缭绕杉篁蔚有馀。

欲问山中近消息,鳞鸿不寄狱中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吴门狱中怀北山旧隐(其二)

诛茅投老卜栖迟,云雨相翻岂易知。

夜鹤晓猿休怅望,回车复路可无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