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吟

廿年不出此山窝,石室新藏志不磨。

永夜尚存姬旦梦,青山常过接舆歌。

问奇田父擎蓑笠,扶杖门生候径萝。

几次欲寻文社会,鹅湖朋旧已无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山中吟》是明代诗人王渐逵的佳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首联“廿年不出此山窝,石室新藏志不磨”,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二十年隐居山中的生活,石室象征着他的避世之所,而“志不磨”则表达了他坚守初心、矢志不渝的决心。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理想的坚持。

颔联“永夜尚存姬旦梦,青山常过接舆歌”,运用典故,以周公姬旦和楚狂接舆为喻,表达了诗人虽处幽静山林,却仍怀有对古代圣贤的敬仰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永夜与青山的对比,既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颈联“问奇田父擎蓑笠,扶杖门生候径萝”,转而描写与山民的交流以及弟子的陪伴。诗人以“田父”自比,与山民交谈,探讨自然之奇,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弟子的陪伴又增添了人文的气息,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与精神传承。

尾联“几次欲寻文社会,鹅湖朋旧已无多”,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人雅集的怀念,以及对老友逐渐离散的感慨。鹅湖,历史上著名的学术交流之地,此处暗指诗人曾有的文化社交活动,如今却因岁月流转,老友渐少,不免让人感怀。

整体而言,《山中吟》不仅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更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对友情的珍惜,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佳作。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小楼成与诸戚友宴饮用杜韵二首(其一)

少学张衡赋两都,满蓬风雪泛江湖。

倦游此日怜閒散,豪气于今更有无。

漫把行藏归短榻,欲将传述附前儒。

云山水月无人领,尽向楼头属病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小楼成与诸戚友宴饮用杜韵二首(其二)

岁暮亲朋增胜会,天晴峰巘瞰虚楼。

窥檐鹳鹤翩翩过,护闼云烟细细浮。

尽日墟原归野老,隔江灯火见渔舟。

天门闾阖遥相望,欲溯银河万里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吴九岩何古林远访双鱼

土阁茅关依涧磐,每缘衰懒谢烦諠。

麾旌忽报鸥凫渚,冠盖还深薜荔门。

囊里风烟高士传,盘中?蚬腐儒餐。

阑干长物应无限,共把层峦取次看。

形式: 七言律诗

同吴何二公访大隐屏

溟峰磅礴郁相连,萝谷中藏大隐天。

病叟得怜深旧好,山灵迎客喜高贤。

当年青帝三春外,语到羲皇未画前。

何事对床堪此会,直从衡岳到斯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