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张之洞联

平生所志,是移山愚公、填海精卫,至今日鞠躬尽瘁、夙愿未酬,魂魄果有灵,对此兆姓黄种、万里神州,应多余恨;

人间何世,看龙蛇起陆、燕雀嬉堂,更那堪大厦将倾、梁木遽坏,天心如可转,当与八百孤寒、三千桃李,共济时艰。

形式: 对联

鉴赏

此挽联以悲壮之情,颂扬了张之洞的崇高志向与未竟之志。上半部分“平生所志,是移山愚公、填海精卫”,将张之洞比作古代传说中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其志向远大、勇于担当的赞美。接着“至今日鞠躬尽瘁、夙愿未酬”则点明了张之洞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但遗憾的是他的愿望未能完全实现,流露出对逝者的深切同情。

下半部分“魂魄果有灵,对此兆姓黄种、万里神州,应多余恨”,表达了对张之洞英灵的敬仰,认为如果他有灵,面对这片广袤的中华大地和亿万子民,定会感到遗憾。这种遗憾不仅是因为个人未竟之志,更是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忧虑。

“人间何世,看龙蛇起陆、燕雀嬉堂”,这一句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暗喻社会局势的动荡,同时也暗示了人才的涌现,如同龙蛇在大地上起舞,燕雀在厅堂中嬉戏,象征着时代的变迁和人才辈出。

“更那堪大厦将倾、梁木遽坏”,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不稳定,大厦将倾,梁木折断,形象地描绘了国家面临危机的状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最后,“天心如可转,当与八百孤寒、三千桃李,共济时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乐观期待,希望上天能够改变现状,让那些孤独无助的人得到帮助,让众多学子共同承担起拯救国家的重任,体现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对教育的重视。

整篇挽联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哀悼,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深厚的历史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程镇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挽曾国荃联

挽回造化,扫涤荆榛,十省仰勋华,海外鲸蛟齐震慑;

气作河山,身骑箕尾,一门相先后,江南草木恋恩光。

形式: 对联

挽彭玉麟联

扁舟吴越,仰若天神,威惠在吾乡,人到西泠望堕泪;

百战功名,依然儒素,始终完劲节,公于南岳独钟奇。

形式: 对联

挽骆秉章联

自成庙鉴公清操,天下已望丰裁,只今将相兼资,由先帝知人,留得老成劻社稷;

论益州讨贼奇勋,此地复安耕凿,太息功名未竟,正中原多故,愿教灵气壮山河。

形式: 对联

贺朱昌琳80寿联

宰相山中新内阁;寿星天上古长沙。

形式: 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