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袁术》由清代诗人缪沅创作,通过对历史人物袁术的描绘,展现了其生前的权谋与败落后的凄凉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事件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氛围。
首句“公路浦前白日昏”,以“白日昏”这一反常景象开篇,暗示了袁术在权力巅峰后境遇的衰败。接着,“千重骇浪犹腾奔”描绘了袁术政权动荡不安的局势,与自然界的狂风巨浪相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政治斗争的激烈与残酷。
“袁曹昔时争战地,秋原尚作黄云屯”两句,通过对比昔日的争斗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袁术曾与曹操争夺天下,但最终失败,土地上残留的黄云象征着战争的痕迹与失败者的哀伤。
“兄弟阋墙事堪叹,术也仇绍翻结瓒”揭示了内部纷争是导致袁术失败的重要原因,兄弟间的矛盾与背叛,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政治斗争的残酷。
“谬算适足羞先公,强云图谶天所赞”指出袁术的决策失误,以及对预言的迷信,这些都成为了他失败的原因。同时,也暗含了对先贤智慧的尊重与对盲目迷信的批判。
“里谣谁记当涂高,僣号不闻阎象谏”通过引用民间谣谚,强调了民众对于袁术僭越称帝的不满与反对,以及缺乏明智谏言的悲哀。
“符命之说诚荒唐,当车有臂疑螳螂”进一步批评了袁术对符命的迷信,将其比作螳臂挡车,暗示这种行为的荒谬与注定的失败。
“江淮冻饥士卒死,宫中日夜为荒亡”描绘了袁术统治下的社会状况,士兵因饥饿而死亡,皇宫内也充满了荒凉与绝望,体现了人民生活的苦难与政权的衰败。
“蛾眉皓齿竞害宠,冯家小女悲悬梁”通过描写女性的悲剧,反映了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与人性的扭曲,冯家小女的悬梁自尽更是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极端体现。
“灊山之败所自致,江亭奔窜如亡羊”总结了袁术失败的原因,并将其与历史上的其他败将相提并论,形象地描绘了袁术及其追随者在失败后的逃亡情景。
“堆床十斛仅麦屑,一勺入口无蜜浆”以粮食的匮乏和甜美的缺失,象征了袁术政权的衰败与人民生活的困苦。
“当时割据意何取,离离满目悲禾黍”反思了袁术割据一方的初衷,以及最终带来的悲惨后果,满目的禾黍象征着曾经的繁荣与现在的荒芜。
“我来袁浦为吊古,老龙昼眠蛟夜舞,鲸波蚀尽战场土”以诗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探访与对往事的追忆,老龙、蛟龙与鲸波的意象,增添了诗歌的神秘与历史的厚重感。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再现了袁术生前的权谋与败落后的凄凉,也深刻探讨了历史的教训与人性的复杂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