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退斋同年贡举

看花携手鬓俱青,一转头来昨梦惊。

四海同年今有几,相逢此日得无情。

著书君已名千载,废学吾方悔半生。

离合升沉何足计,相期进德是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同赏花时,两鬓都还乌黑,猛然回头,梦境中的欢乐已成过往。
如今四海之内,同年同月出生的人还有多少,今日相逢,怎能无动于衷。
你已经因著书而流芳百世,我却因荒废学业而后悔半生。
人生的离合升沉算得了什么,重要的是期待共同提升品德,这才是真正的功名。

注释

看花:赏花。
携手:相伴。
鬓俱青:两鬓乌黑。
昨梦:过去的梦境。
同年:同一年出生。
无情:无动于衷,难以忘怀。
著书:写书出名。
名千载:流传千百年。
废学:荒废学业。
悔半生:后悔了大半辈子。
离合:聚散。
升沉:升迁沉沦。
进德:提升品德。
功名:成就和名声。

鉴赏

此诗通过对花草的描绘和手头鬓发的比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看花携手鬓俱青”,既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个人青春的逝去。紧接着,“一转头来昨梦惊”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惊觉,表明了作者对于时间易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受。

“四海同年今有几,相逢此日得无情”两句,通过对同龄人数目的提问,以及强调在特定日子偶遇能无所谓的情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中的偶遇与缘分的珍惜和思考。

“著书君已名千载,废学吾方悔半生”则是对个人功业与追求的自省。诗人提到朋友已经成就了一番事业,而自己却在学问上有所悔恨,感慨万分。

最后,“离合升沉何足计,相期进德是功名”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和个人修为的重视。诗人认为,无论是离别还是聚首,都不值得过分计较;真正重要的是朋友间相互勉励,共同提升道德修养,这才是永恒的功业与荣耀。

整体而言,此诗深情地表达了对友情、时光和个人成就的反思,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求。

收录诗词(1)

吴语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二月十三日灰池炎灼得混沌胚腪

灰池炎灼定浮沈,见了方知造化深。

世上本来无此物,人间终是少知音。

濛濛恍恍离宫本,杳杳冥冥坎户金。

得一莫誇能事毕,要勤功行合天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十一月十八日开炉得先天铅因纪其实

配合阴阳法自然,得成此物号先天。

妙中妙妙妙真妙,渊处渊渊渊又渊。

下手工夫终百日,夺他造化几千年。

从头细试渔庄录,方信神仙不浪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

丹中神水与华池,学者如麻悟者稀。

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

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

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题义节夫人传(其一)

国步阽危古所稀,旷无仗节不胜讥。

得夫人辈戡多难,拨乱兴衰亦庶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