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其二)

一叶西归老倦翁,高楼突兀记推蓬。

景随湓浦江山改,人与香山岁月同。

异世剖符传事比,出门合辙见诗工。

我来君去如鸿燕,休叹长安目力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一位疲惫的老翁乘舟西归,站在高楼上遥望远方,记忆中仿佛推开蓬草门
景色随着湓浦江的山水变换,人的岁月却与香山无异
在不同的世界里,我们像传递符节一样传递着故事,出门便能遇到诗才出众的人
你我如同南飞的大雁,你离去我到来,不必感叹长安的视野有限

注释

一叶:一片叶子,比喻船只。
西归:向西归去,指离开。
老倦翁:年老疲倦的人。
突兀:高耸的样子。
记推蓬:回忆或想象中的动作,推开蓬草门。
湓浦:古代地名,长江支流。
江山改:景色变化。
香山:地名,可能指诗人熟悉的某个地方。
岁月同:经历的时间相同。
异世:不同的时代。
剖符:古代分封时授予的符节,象征权力和使命。
传事比:传递事务或故事。
出门合辙:出门后言行符合规矩,有才华。
如鸿燕:像鸿雁一样南来北往。
长安:古都,这里指京城。
目力穷:视力所及范围有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的次韵诗,题目为《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其二)》。诗人以"一叶西归老倦翁"起笔,形象地描绘了一位年迈的旅人疲惫归乡的情景,寓含了人生迟暮的感慨。"高楼突兀记推蓬"则暗示了诗人站在高处,回顾过往,感叹时光易逝。

"景随湓浦江山改,人与香山岁月同"两句,通过对比江景的变迁和诗人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深沉思考。"异世剖符传事比"暗指诗人与友人虽身处不同时代,但都有相似的经历和责任传承,"出门合辙见诗工"则赞美了友人的才华横溢。

最后,诗人以"我来君去如鸿燕,休叹长安目力穷"收束,将自己与友人的离别比作鸿雁南飞,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同时也劝慰友人不必因分别而过度伤感,因为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诗文中找到心灵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岳珂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友情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其一)

共生壬子两仙翁,不为离春惜断蓬。

铁拨鹍弦遗响在,绣衣龙节赏音同。

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

击节云篦定谁是,茫茫江月思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赵季茂寄诗

蒹葭道阻长,人在水中央。

鸿笔写秋思,骊珠比夜光。

律严诗格壮,钤度置邮忙。

钜轴注银水,欲题无汉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约吴季谦山行书来问期戏答

连朝积雨快新晴,雨后青山眼倍明。

大路岳莲聊戏马,西园池柳正啼莺。

已拚一醉从金诺,共听层渊喷玉声。

月里看山尽清绝,可怜偏照国西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约客春波督参刘郎中方赴高紫微之集道间相值不容留戏赠二首(其二)

锦帐星郎油壁车,紫微花下醉流霞。

箫鸾东引瞻风驭,池凤西游赋日华。

蓼岸半红秋渐老,柳堤仍绿约犹赊。

一尊更趁莱衣綵,河汉还乘八月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