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焦山方丈

江风入霜林,寒叶下疏雨。

萧萧复萧萧,可听不可数。

山僧亦好奇,呼童扫行路。

何处觅秋声,肩舆入山去。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题焦山方丈》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首句“江风入霜林”以江风带入深秋的气息,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接着,“寒叶下疏雨”进一步渲染了季节的凄凉,稀疏的秋雨打在落叶上,声音萧瑟。“萧萧复萧萧”通过叠词强化了风雨交加时落叶的沙沙声,音韵悠长,仿佛能触动人心。

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体现在“可听不可数”,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秋意的深深感受,难以用言语尽数。山僧也被这景色所吸引,吩咐童子清扫道路,以便更好地欣赏这秋声。“何处觅秋声”一句,流露出诗人与山僧一同探寻秋意的兴致,最后以“肩舆入山去”的行动结尾,展现出他们对自然之美的追寻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通过听觉和行动的描绘,展现了焦山方丈处的秋色以及诗人与山僧的雅趣,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秋日情怀。

收录诗词(800)

萨都剌(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字:天锡
  • 号:直斋
  •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 生卒年:约1272—1355

相关古诗词

送吴寅可之扬州

青杨吹白花,银鱼跳碧藻。

落日江船上,三月淮南道。

渺渺春水涯,悠悠云树杪。

安得快剪刀,江头剪芳草。

形式: 古风

寄王伯循诸公(其一)

木落淮南秋,兰桡泊瓜渚。

把酒三人同,江亭看飞雨。

雨过江色净,妙景发天趣。

历历江南山,一一青可数。

形式: 古风

寄王伯循诸公(其二)

大江涌金光,稳如青莲座。

就中有龙宫,人见不敢唾。

江山万古同,日月片帆过。

把酒妙高台,狂歌醉相和。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寄王伯循诸公(其三)

飘飘鹤林僧,布袜青鞋双。

长江飞锡渡,海磬鱼龙撞。

远来作偈别,楚雨鸣秋窗。

振锡独归去,天花飞满江。

形式: 古风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