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归舟

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

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

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

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

峡危疑五丁,石削强千丈。

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

境险禽鸟稀,气盛鱼龙养。

乾坤渺一身,陡觉心神畅。

碧血认孤坟,千秋结遐想。

历历平江堡,昔年资保障。

犀军射潮迹,灭没劳揣象。

夕阳崦嵫下,皓月海门上。

沿洄溯前川,渔歌厉清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钱江归舟》由清代诗人王泰偕所作,描绘了钱塘江归舟途中所见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情感。

首先,诗中以“道出钱塘江,十里无顽壤”开篇,点明地点,钱塘江的壮阔景象跃然纸上。接着,“斗然怒潮来,激岸成滉瀁”,生动描绘了钱塘江潮水的汹涌澎湃,激起的浪花仿佛将岸边都淹没在波涛之中。接下来的几句“波势倏低昂,帆影随俯仰”,则细腻地展现了潮水与船只之间的互动,波浪时起时伏,船帆也随之上下摇摆,画面感极强。

“蛟涎溅衣湿,鹢舟荡人晃”两句,通过蛟龙的涎水和鹢舟的摇晃,进一步渲染了钱塘江的壮丽与险峻。随后,“峡危疑五丁,石削强千丈”以神话传说中的五丁开山为喻,强调了钱塘江两岸山崖的高峻险恶。而“穿漏虞崩奔,迥旋益惝恍”则描绘了船只在湍急水流中穿行的惊险与不确定感。

“境险禽鸟稀,气盛鱼龙养”两句,通过环境的险恶与生物的适应,展现了自然界的独特魅力。最后,“乾坤渺一身,陡觉心神畅”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感。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历史的追忆与感慨。“碧血认孤坟,千秋结遐想”,诗人遥想钱塘江畔的历史遗迹,心中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与思考。接着,“历历平江堡,昔年资保障”,提到了钱塘江边曾有的防御工事,暗示了这里曾经是保卫一方的重要防线。

“犀军射潮迹,灭没劳揣象”两句,可能是在讲述古代钱塘江潮水与军事活动的关系,犀军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军队,射潮迹则可能是指利用潮水进行某种战术行动。最后,“夕阳崦嵫下,皓月海门上”,描绘了日落月升的壮丽景象,而“沿洄溯前川,渔歌厉清响”则以渔歌的清脆回响,结束了这首诗,给人以悠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钱江归舟》不仅展现了钱塘江的自然景观之美,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与诗人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35)

王泰偕(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望西湖

彻夜雨潺潺,淩晨势更顽。

泉声喧落涧,云气暗沈山。

碧树微茫里,明湖隐约间。

倍邻西子美,病起掩啼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谒岳忠武公墓

秦头压日误君亲,未抵黄龙竟杀身。

唾手版图收绝域,甘心卧榻睡他人。

养痈固合尤庸主,肆毒终难贳贼臣。

死后铸刑刑已失,普天公愤未全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答炳翁

同心不多觏,聚散嗟搏沙。

碌碌困辕骥,依依怜井蛙。

忧患阅已饱,世味薄如纱。

独有君交深,耐久义堪嘉。

广博出胸臆,新诗点不加。

为君进一解,养诗如养花。

言蕲有根柢,所尚非春华。

冥心入蚊睫,赤手拔虎牙。

正色扫浮艳,正声斥淫哇。

游山当造巅,泛海当穷涯。

宝汝万金壁,琢磨净纤瑕。

吾爱郎夫子,不独诗名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寿家一如丈七十(其一)

重九觞开八秩筵,果然人是地行仙。

青灯意味犹前日,白发精神倍少年。

独许琴书为伴侣,遍栽桃李总鲜妍。

名山事业贻雏凤,合付青缃次第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