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袖拂青霞一上台,金陵王气自东来。

天边细雨空花落,江口浮云叠嶂回。

石卧荒亭苍藓地,酒倾仙梵白莲杯。

千秋龙虎相蟠踞,大抵宏图自圣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花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首联“袖拂青霞一上台,金陵王气自东来”,以“袖拂青霞”起笔,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情景,同时暗含着对历史辉煌的追忆。“金陵王气自东来”则点出了雨花台所在之地的历史地位,暗示这里曾是帝王将相的活动中心。

颔联“天边细雨空花落,江口浮云叠嶂回”,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细雨轻洒,空中的花瓣缓缓飘落,江面上浮云如画卷般层层叠叠,远处的山峦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颈联“石卧荒亭苍藓地,酒倾仙梵白莲杯”,转而描绘了雨花台内的一处景致。荒亭旁,青苔覆盖的石头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诗人在此饮酒,杯中的酒似乎与仙梵(佛教)和白莲(佛教中常用来象征纯洁)有关,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氛围。

尾联“千秋龙虎相蟠踞,大抵宏图自圣开”,总结了雨花台的历史地位与文化内涵。千年的风雨见证了这里的兴衰更替,如同龙虎般的力量在这里交汇,最终孕育出宏大的理想与圣洁的精神。这不仅是对雨花台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后人寄予的期望——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圣贤之士引领时代前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邃的历史思考相结合,展现了雨花台独特的魅力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憧憬。

收录诗词(6)

秦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华藏寺

客行秋山初,遥向丛林驻。

群峰一雨凉,殿角归云度。

周览惬余游,庶与道者遇。

诸象吐毫光,林籁生巾履。

老僧持贝多,字字声缘悟。

松门太湖开,万顷晴波注。

凫翳点烟青,世界恒沙聚。

何为般若舟,念此招提路。

空岩涤禅心,幽坂杂花布。

言归迷下方,斜晖挂祇树。

山僧静修地,僻在南山岑。

细餐伊蒲塞,洗钵寒涧浔。

藏经一万卷,闻见皆忘心。

时扫石龛卧,袈裟挂藤阴。

嗟余慕方外,虑为尘俗侵。

秋风生虚壑,落日钟磬深。

花散灵岩雨,僧唱梵天音。

何当参慧业,顷刻消烦襟。

从来支公辈,元度得追寻。

形式: 古风

保安寺

金风荐新凉,偶散林皋屐。

同人意俱闲,苔径穿逼窄。

树木翳荒邱,给孤余旧迹。

传灯留夙缘,劫灰几变易。

山僧起相迎,简谈礼数毕。

蒲团坐片时,落语亦真率。

香炉除恼檀,秋花深丈室。

自来白云心,不忘持苦律。

嗟余慕元宗,经年走役役。

浮生泡影如,空门万境辟。

但使得皈依,瓶钵随晨夕。

归途暝景催,渺焉人天隔。

形式: 古风

过洛社寺

开利寺门幽,雨后晴逾好。

维摩室散花,右军池聚藻。

柳眼窥人青,莺声逐春老。

扁舟一暂停,醉可卧芳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皓]韵

化城寺

宝地开名刹,真空断点尘。

岩飞千嶂雨,花发四时春。

塔影藏真相,钟声醒俗人。

世缘何日了,老此不知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