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潮山

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

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

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

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

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

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

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

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

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

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

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

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潮山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在此处生活的心境。

首句“胜致久不示,幽居今已该”表达了诗人长久以来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如今终于找到了理想的栖息之地。接下来的“盖待出尘子,将作还玄斋”,则暗示了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修炼和精神的提升。

“升高独南望,大巧安用裁”两句,诗人独自登高远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天目形势落,秋空屏障开”描绘了潮山的雄伟景象,仿佛是大自然的屏障展开在眼前。

“吴境岸边断,越峰天际回”展示了潮山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既有连绵不断的山脉,也有广阔的水域。“双臂龙虎揖,两潮风雨来”则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潮水的壮观景象,仿佛龙虎在迎接风雨的到来。

“直视江渚印,蛟蜃遗灵胎”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同时也流露出对神秘自然现象的好奇。“旁闻海门出,波浪生春雷”则进一步描绘了潮水的动态美,仿佛春雷般的波浪声在耳边响起。

“平生乐山水,邂逅奚所猜”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之情,即使偶然相遇,也感到无比的满足。“秋老竹林冷,攀竹趋岩隈”描绘了秋季竹林的冷寂之美,诗人沿着竹林小径,走向山岩的深处。

“得石喜奇怪,且席青钱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奇石的喜爱,同时也享受着青苔带来的清凉感。“泉甘地脉正,吸泉如传杯”描绘了清澈泉水的甘甜,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佳酿。

“人静道始集,境幽心易灰”表达了在宁静的环境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老圃听吾语,勿以慵相推”则是诗人对园丁的关怀,希望他们不要因为懒惰而忽视了园中的事物。

“勤将日力进,速副韶光催”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希望每一天都能有所进步。“长生且有道,当悟接与栽”则体现了诗人对于长寿之道的追求,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达到长生不老。

“务使翠华远,长大如婴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纯净,如同婴儿般天真无邪。“琼蕊覆青径,木香兼荼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花朵覆盖着青石小径,香气弥漫。

“疏凿取清浅,结甃移碑材”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精心打造,既保留了自然的原始风貌,又增添了人工的痕迹。“飞桥渡流水,俯仰无纤埃”描绘了桥梁横跨溪流的场景,人在其上行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

“虽谓夕阳好,见月还徘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即使夕阳西下,也愿意在月光下漫步。“卜筑非偶尔,供吟何快哉”则强调了诗人选择隐居潮山并非偶然,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

“栖养此固足,会晤谁可偕”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接受,同时也期待着与志同道合之人相遇。整首诗通过对潮山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724)

黄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 字:勉仲
  •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生卒年:1044-1130

相关古诗词

假山

天作乃说真,人作故云假。

堆叠孕奇怪,含思亦如画。

遥岑出寸碧,群岫拥而亚。

苍苔抱秀骨,尤惬时雨洒。

去来何所人,度岭策羸马。

安得无心云,经从断而挂。

日落行且休,寒岩峙孤舍。

假合虽使然,登览忧亦写。

万法资诸心,一念有神化。

缔构况融结,犹造秋与夏。

摄用还一空,何取亦何舍。

莫认假与真,外乐聊以借。

形式: 古风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形式: 古风

陪会稽太守游鉴湖会于禹祠之下

一鉴沈沈含万象,千岩竞秀还相向。

季真梦断归去来,数顷寒光对夷旷。

管弦公外与民同,秘阁先生千骑长。

从公于迈巷无人,画船解缆争先放。

去探禹穴升稽山,语笑相逢洞天上。

玉帛纷纷何处寻,谩对遗陵起悽怆。

越王羞辱微之欢,山水依然人独往。

先生揖我攲金卮,吾道本来无得丧。

日月如飞奚用劳,醉舞言归勿令荡。

湘灵不见湘江閒,回首斜阳落秦望。

形式: 古风

送满龙图守奉化

台省两称公,郡国三换节。

海角承重寄,螭头怀远别。

俯仰七迁迅,觉梦一炊热。

先生自怡怡,浮世谁惙惙。

暴霖驾西洛,华舻指东浙。

香径摧芰荷,丰厨拾鱼鳖。

窥影入贺鉴,访古探禹穴。

未暇登四明,方思白华洁。

使车贻亲荣,闽山迓来辙。

岂须老莱衣,始能事耆耋。

往往回首时,千岩看堆雪。

行观真卿书,德政满青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