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陈寅恪先生追忆在挪威游历时,凭吊文学巨匠易卜生的墓地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易卜生深远影响的敬仰,以及对他在文学创作上的卓越贡献的赞美。
首句“清游十日饱冰霜”,描绘了诗人游历的艰辛与环境的严寒,同时也暗寓易卜生作品中的深刻内涵和不凡品质。次句“来吊词人暖肺肠”则直接表达了对易卜生的敬仰,认为他的文字如同暖流,触动人心。
“东海何期通寤寐,北欧今始有文章”这两句,将易卜生比喻为连接东西方文化的精神桥梁,赞扬他在文学领域的开创性成就,使得北欧文学得以崭露头角。
“疏星冷月全天趣,白雪沧波缀国妆”通过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象征易卜生的作品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挪威乃至世界文学的天空。
最后两句“平淡恢奇同一笑,大槌碑下对斜阳”,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易卜生作品风格的欣赏,认为其无论平实质朴还是恢弘奇特,都值得一笑,而他们在易卜生墓前的交谈,更是在夕阳下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是对易卜生的深情缅怀,也是对文学交流与传承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