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一斛珠(其七)

虚窗透月。寒莎败壁蛩吟切。沈沈永漏灯明灭。

只为愁人,不为道人设。愁人对此成愁绝。

道人终是心如铁。一般景趣情怀别。

笛里西风,吹下满庭叶。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情境。"虚窗透月,寒莎败壁蛩吟切"中的“虚窗”指的是空旷的窗户,通过它可以看到外面的明月,这里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氛围。而“寒莎败壁蛩吟切”则形象地描绘了秋虫在破损的墙壁上发出凄厉的声音,增添了一种萧瑟和悲凉的情感。

"沈沈永漏灯明灭"中,“沈沈”是时间流逝得很慢的意思,“永漏”则指的是古代计时用的滴水钟,这里的“灯明灭”暗示了夜深人静,光线微弱,给人一种时间难以推移、心情沉重的感觉。

"只为愁人,不为道人设。愁人对此成愁绝"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态度,这里“愁人”指的是那些有着深沉忧虑的人,而“道人”则是佛教或道教的修行者,他们追求心如止水,不为世间琐事所动。诗人这里强调,自己的诗歌只为那些有同感之人的忧愁而作,与那些超脱尘俗、心如铁石的修行者无关。

最后两句“一般景趣情怀别。笛里西风,吹下满庭叶”则表达了诗人在面对相同景象时,与他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情怀。"笛里西风"中的“笛”指的是一种乐器,而“西风”常用来形容秋天的风,这里的“吹下满庭叶”则是秋风带来的落叶,给人以萧瑟凄凉之感。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同时也强调了个人情感的独特性,与那些修行者的不同。

收录诗词(113)

张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才甫,自号莲社居士。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好填词,每应制进一词,宫中即付之丝竹。尝于乾道三年,(公元一一六七年)高宗莅聚景园,抡进柳梢青词;淳熙六年(公元一一七九)三月,高宗再莅聚景园,抡进壶中天慢词;九月,孝宗幸绛华宫,抡进临江仙词:均赐赉极渥。抡所著有《莲社词》一卷,存词100余首。《文献通考》及绍兴内府古器评二卷,《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 籍贯:开封(今属河南)

相关古诗词

醉落魄/一斛珠(其一)

秋宵露结。清晨□□□□□。□□润□□□冽。

名体才分,功用□□□。□儿本是□□□。

养成方见仙凡隔。神仙不肯分明说。

多少迷人,海上访丹诀。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鹧鸪天(其三)

五福仙娥月殿来。依稀微步彩云随。

一从别有瑶池宴,不见蟠桃几度开。

歌宛转,舞徘徊。碧梧秋意满池台。

年年玉露收残暑,长送新凉入寿杯。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四)

消息枝头梅子黄。两宫恩意酿湖光。

长庚自是文章瑞,好伴前星烛万方。

金鸭暖,玉杯香。换鹅笔墨醉淋浪。

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鹧鸪天(其二)

彩舞萱堂喜气新。年年今日庆生辰。

碧凝香雾笼清晓,红入桃花媚小春。

须酩酊,莫逡巡。九霞杯冷又重温。

壶天自是人难老,长拥笙歌醉洞云。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