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禅居废寺

凋残精舍在,连步访缁衣。

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破败的僧舍依然存在,我一步步寻找着身披黑色僧袍的人。
古老的殿堂大门紧闭,只有杨花如雪般纷飞四散。
白鹤栖息在松树的阴影中,僧人稀少,磬声稀疏。
僧人热情好客,青眼相待,但夜晚的钟声催促我不得不准备离去。

注释

凋残:破败。
精舍:僧舍。
在:存在。
连步:一步步。
访:寻找。
缁衣:黑色僧袍。
古殿:古老的殿堂。
空掩:紧闭。
杨花:柳絮。
雪乱飞:纷飞四散。
鹤巢:白鹤栖息。
松影薄:松树的阴影。
僧少:僧人稀少。
磬声:寺庙的敲击声。
稀:稀疏。
青眼:热情好客的目光。
能:能够。
留客:留住客人。
疏钟:稀疏的钟声。
逼夜归:催促夜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废弃古寺的萧瑟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人文氛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深邃的意境。

"凋残精舍在"一句,以“凋残”二字形容古寺的破败,不仅传达了物质上的毁坏,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荒废。"连步访缁衣"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文化遗产的寻访和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古殿门空掩,杨花雪乱飞",通过“空掩”的古殿门与“乱飞”的杨花雪,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萧瑟的氛围。自然界的景象与人间的废墟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诗中的哀婉之感。

"鹤巢松影薄,僧少磬声稀"两句,更进一步描绘出古寺内外的寂静与荒凉。鹤巢于松树之上,其影显得格外单薄;而僧人数量的减少,则使得磬声听起来更加稀疏,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迹的冷清。

"青眼能留客,疏钟逼夜归"则表达了诗人对这般景象的感受。"青眼"一词形容古寺中那几分温馨而又淡漠的目光,仿佛能够留住行者的心神;至于"疏钟",则是时间流逝的声音提示,让人不禁感到夜色已深,应当归去。

整首诗通过对废寺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界与人文气息交融之处的捕捉,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文化遗产的缅怀和对当下孤寂生活状态的感慨。

收录诗词(116)

刘商(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画家。能文善画,诗以乐府见长。官虞部员外郎。后出为汴州观察判观察判官。后辞官从事自己喜欢的诗画创作事业,的诗歌作品很多,代表作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唐才子传》卷四说他“拟蔡琰《胡笳曲》,脍炙当时”。《全唐诗》收录有的很多诗歌

  • 字:子夏
  • 籍贯:徐州彭城县
  • 生卒年:766年—779年

相关古诗词

合肥至日愁中寄郑明府

失计为卑吏,三年滞楚乡。

不能随世俗,应是昧行藏。

白璧空无玷,黄沙只自伤。

暮天乡思乱,晓镜鬓毛苍。

灰管移新律,穷阴变一阳。

岁时人共换,幽愤日先长。

拙宦惭知己,无媒悔自强。

迍邅羞薄命,恩惠费馀光。

众口诚难称,长川却易防。

鱼竿今尚在,行此掉沧浪。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送庐州贾使君拜命

考绩朝称贵,时清武用文。

二天移外府,三命佐元勋。

佩玉兼高位,摐金阅上军。

威容冠是铁,图画阁名芸。

人咏甘棠茂,童谣竹马群。

悬旌风肃肃,卧辙泪纷纷。

特达恩难报,升沈路易分。

侯嬴不得从,心逐信陵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吊从甥

日晚河边访茕独,衰柳寒芜绕茅屋。

儿童惊走报人来,孀妇开门一声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屋]韵

杂言同豆卢郎中郭南七里桥哀悼姚仓曹

桥边足离别,终日为悲辛。

登桥因叹逝,却羡别离人。

桥下东流水,芳树樱桃蕊。

流水与潮回,花落明年开。

可怜三语掾,长作九泉灰。

宿昔欢游在何处,花前饮足求仙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