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度(其四)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

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妇在春日里忙碌于采桑养蚕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真实感和辛劳的写照。

“语欢稍养蚕,一头养百塸。” 开篇便以“语欢”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农妇在养蚕时的喜悦与期待,仿佛能听到她们轻声细语的交谈,以及对丰收的憧憬。接着,“一头养百塸”则形象地说明了养蚕的规模之大,一个蚕头就能养活上百个蚕茧,体现了劳动的密集与繁重。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奈当黑瘦尽,桑叶常不周。” 描述了养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面对“黑瘦尽”的局面,意味着桑树生长不良,叶子稀疏,无法满足大量蚕宝宝的需求,这无疑给农妇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困扰。这里不仅反映了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暗示了当时农业生产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古代农村生活的画面,既有劳动的艰辛,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智慧,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974)

无名氏(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桑度(其五)

春月采桑时,林下与欢俱。

养蚕不满百,那得罗绣襦。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采桑度(其六)

采桑盛阳月,绿叶何翩翩。

攀条上树表,牵坏紫罗裙。

形式: 古风

采桑度(其七)

伪蚕化作茧,烂熳不成丝。

徒劳无所获,养蚕持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江陵乐(其一)

不复蹋踶人,踶地地欲穿。

盆隘欢绳断,蹋坏绛罗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