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岩下烟深人不来,白云寂寂掩苍苔。
松花落地鸟声寂,一枕清风送梦回。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静的景象,诗人在岩下沉浸于自然之美,感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和谐。首句“岩下烟深人不来”,通过对比,突出了这里的孤寂与世俗生活的喧嚣相反,岩下的烟气缭绕,却少有人迹。
次句“白云寂寂掩苍苔”则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和生机。白云如同轻纱一般覆盖着山间,苍苔在这宁静中得到滋养,生长。这里的“寂寂”字重复使用,不仅强调了环境的安静,更添了一份神秘与远离尘嚣的感觉。
第三句“松花落地鸟声寂”,则是对自然界声音的细腻描绘。松花轻轻飘落,连鸟儿也似乎沉默不语,整个山谷都仿佛陷入了深深的静谧之中。
末句“我枕清风送梦回”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安详。在这无声的自然中,即使是梦境,也被清新宜人的山风所唤醒,带给诗人的是一份超脱尘世的恬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岩、白云、苍苔、松花与鸟鸣等自然元素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喧嚣城市生活、追求心灵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不详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千山猿叫月如昼,万籁风号天正秋。
雾湿苍苔烟漠漠,白云飞梦过瀛洲。
月冷风清三径竹,猿啼鹤唳一窗云。
开门放入前山翠,试把星儿柏子焚。
两脚初收起暮烟,芒鞋竹杖翠云边。
东风解发阳春意,放出落花啼鸟天。
碧云红树晚相间,落日乱鸦天欲昏。
人去采芝不知返,草庐空自掩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