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陵挽词(其一)

武帐初筹夜,云骈忽帝乡。

百神陪禹葬,三载服尧丧。

北极联龙衮,西风拆雁行。

空馀千古事,缵述愧重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赵佶所作的《泰陵挽词(其一)》,通过“武帐初筹夜,云骈忽帝乡”两句开篇,描绘了帝王去世后,武帐初设,灵柩送往帝乡的情景,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氛围。接下来,“百神陪禹葬,三载服尧丧”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百神陪同安葬大禹,三年内哀悼唐尧,展现了对先王的敬仰与哀思。

“北极联龙衮,西风拆雁行”则以自然景象象征帝王的离世,北极星与龙袍相连,西风中雁阵散落,形象地表现了帝王逝世后的景象,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深远的哀悼之情。最后,“空馀千古事,缵述愧重光”两句,诗人感慨历史长河中帝王的事迹将被铭记,但自己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事迹时感到惭愧,流露出对自己能力的谦逊与对历史责任的深重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帝王去世后场景的描绘以及对历史责任的反思,表达了对先王的崇敬与哀悼,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3)

赵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徽宗,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 生卒年: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相关古诗词

泰陵挽词(其二)

姑射仙期早,华胥梦已陈。

朝廷系圣母,基业付冲人。

日转铜壶影,天移玉座春。

九门笳鼓发,悲动属车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泰陵挽词(其三)

睿哲天攸纵,神机智独谋。

尘流藏宝阁,锁钥受降楼。

风急鸰原晚,霜寒雁宿秋。

遗衣今在寝,犹想未明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泰陵挽词(其四)

再御中天坐,犹思玉色温。

瑶阶花自落,宝扇影空存。

重感天伦戚,钦承世及恩。

欲谐追述志,永绍裕陵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泰陵挽词(其五)

忆开王邸日,曾驻六龙飞。

玉宇春初永,金盘露未晞。

荆根方并秀,棣萼更交辉。

今日承基绪,追怀往事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