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板桥》,是清代诗人朱和春的作品。诗人以板桥为题,通过对板桥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怀古之情。"板桥非复板"暗示了板桥的变化,不再是过去的模样,暗含历史沧桑感。"常日人过少"描绘出板桥的宁静与偏僻,春水一次次退去又涨平,更显其孤独而静谧。
"游鱼窥佛火"运用拟人手法,写鱼儿在佛光中游动,增添了神秘与超然的气息,"禽鸟乐书声"则以鸟儿欢愉于读书声中,渲染出文化氛围的浓厚。最后两句"看竹如寻主,渔夫戴笠迎"描绘出诗人对竹林的深情凝视,以及渔夫亲切的迎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淳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板桥的景致,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朴素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