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

板桥非复板,怀古系前名。

常日人过少,春来水屡平。

游鱼窥佛火,禽鸟乐书声。

看竹如寻主,渔夫戴笠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板桥》,是清代诗人朱和春的作品。诗人以板桥为题,通过对板桥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怀古之情。"板桥非复板"暗示了板桥的变化,不再是过去的模样,暗含历史沧桑感。"常日人过少"描绘出板桥的宁静与偏僻,春水一次次退去又涨平,更显其孤独而静谧。

"游鱼窥佛火"运用拟人手法,写鱼儿在佛光中游动,增添了神秘与超然的气息,"禽鸟乐书声"则以鸟儿欢愉于读书声中,渲染出文化氛围的浓厚。最后两句"看竹如寻主,渔夫戴笠迎"描绘出诗人对竹林的深情凝视,以及渔夫亲切的迎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淳朴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板桥的景致,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朴素生活的感慨。

收录诗词(1)

朱和春(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泊安丰谒吴野人先生墓

云端一鹤自朝昏,长为先生守墓门。

万古只留抔土小,千金难买布衣尊。

在家名姓倾湖海,传世文章当子孙。

今日经过荐杯水,聊歌楚些与《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寄笠舫

珠江挥手太匆匆,梦绕蛮烟蜑雨中。

世味频年尝最熟,诗人从古例多穷。

登楼定复悲王粲,爱客何曾有孔融。

知否南湖旧鸥鹭,钓滩日日盼归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璞园入都(其一)

陶潜咏贫士,杜甫悲老病。

作赋江文通,伤心别与恨。

得一已足哀,况乃四者并。

嗟哉我两人,共此磨蝎命。

可怜兔毫秃,写愁不能竟。

孟郊作苦语,岂是出天性。

境迫语则然,敢以工拙论。

君心我能知,我歌君勿听,听之伤怀抱,徒然乱方寸。

形式: 古风

送璞园入都(其二)

癸酉夏五朔,我作岭海游。

君与二三子,送我镜湖头。

镜湖三百里,迸作清泪流。

我时恸失怙,寒暑未及周。

再拜别坟墓,饥驱不得留。

至今负隐痛,莫解终身忧。

三年苦瘴疠,困顿寻归舟。

归来喜见君,聊用纾离愁。

离愁亦未纾,我病亦未瘳。

今日送君别,此泪如何收。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