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用师庵

架泉龛石搆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在山石上搭建的泉边小屋营造了隐居的环境,
竹林树木阴凉繁茂,仿佛将绿色的山色都锁住。

注释

架泉:建造在泉水边。
龛石:石制的小龛。
幽栖:隐居的住所。
阴森:阴暗而繁密。
翠微:青翠的山色。
珍重:敬重。
支郎:指支遁,东晋时期的高僧。
高趣:高尚的情趣或境界。
一庵一榻:一间小庵和一张床铺。
忘机:忘却世俗机心,超脱尘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居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隐逸生活的意趣与超脱世俗的心境。

“架泉龛石搆幽栖”一句,以“架”字形容泉水,生动地展示了泉水在山间穿行、支撑着石壁形成的一种自然景观,同时也暗示了一种人为的修筑,这里的“幽栖”则透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竹树阴森锁翠微”进一步描绘了环境之美,竹林和树木交织成一片浓荫,不仅是自然风光的一部分,也营造出一种封闭而神秘的空间氛围。这里的“翠微”则让人联想到天边的云气,是对远方景致的描摹。

“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句中的“珍重”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隐逸生活的珍视和重视,“支郎”指的是僧侣,这里的“得高趣”则是说僧侣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享受。

最后一句“一庵一榻自忘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这份生活的满足与忘我。一个庵宇,一张床,构成了他简单而纯粹的生活空间,“自忘机”则意味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得以忘却世间的纷争和烦恼,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这种生活带来的宁静、超脱和满足。

收录诗词(2)

李昭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张待制知越

严助厌承明,东南抗使旌。

箕裘汉相子,屏翰越王城。

胜概须留赏,仙舟莫计程。

湖光八百里,风月有馀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弋阳郑氏翠麓亭

管领寒溪揖怪峰,径穿钜竹绿阴浓。

幽人去后无猿鹤,冷落亭台湿藓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书龙头义约簿二首(其二)

雕鹗联翻二十名,看看金榜是同盟。

河南人面分明见,尽说龙头谶已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书龙头义约簿二首(其一)

桂菊风香造榜天,门标捷帜地流钱。

笔端快便行年顺,骑鹤缠腰身两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