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吴越吟》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吴越地区的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金庭飞雪惜残梅”,以冬日的雪花与残梅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珍惜之情。接着,“吴越看山憺忘回”一句,将视线转向吴越的群山,仿佛连绵的山脉让诗人流连忘返,忘却了时间的流逝,体现了对山水之美的沉浸与陶醉。
“茂苑寒鸦欢古堞,姑苏游鹿上高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吴越地区的历史遗迹与自然景观。茂苑中寒鸦的欢鸣与古城墙的古老气息交织在一起,姑苏的游鹿则在高台上自由漫步,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展现了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对话。
“神归日母胥涛降,客探龙门禹穴开”两句,将视角转向更为宏大的历史事件与神话传说。日母的回归、胥涛的降下以及龙门的开启,不仅象征着自然界的奇迹,也是对古代英雄人物如大禹的敬仰与纪念,体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
最后,“一笑雄图付流水,抱琴东渐即蓬莱”两句,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收尾。诗人将宏伟的雄图比作流水,既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淡然态度,又暗示了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抱琴东渐即蓬莱,则是借用仙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整体而言,《吴越吟》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历史遗迹的诗歌,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