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京砚山望扬子江

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行不尽、石径崚嶒。

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白雁叫苍冥。

清霜点鬓星。袅孤烟、沙迹寒汀。

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这首《唐多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山林景象与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木落失山青。山高阻客行。”以“木落”暗示季节转换,山色因树叶凋零而显得不那么青翠,同时预示着道路的崎岖与艰难,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萧瑟与挑战并存的氛围。

“行不尽、石径崚嶒。”进一步描述了山路的险峻,暗示了旅途的艰辛。接着,“京砚山前聊憩足,风凛冽,客衣轻。”写出了诗人暂时停下脚步,在山前稍作休息的情景,然而即便是在短暂的休息中,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和轻薄的衣物带来的寒冷,体现了旅途的不易。

“白雁叫苍冥。清霜点鬓星。”通过白雁的叫声和霜白的鬓发,将画面推向了更深层次的孤独与岁月的流逝感。白雁在广阔的天空中鸣叫,象征着自由与远方,而“清霜点鬓星”则暗示了诗人的年华已逝,岁月无情。

“袅孤烟、沙迹寒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凄凉的画面,袅袅升起的孤烟与寒冷的沙洲上留下的足迹,都透露出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最后,“遥望江边知不远,还绕过,润州城。”表达了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与向往,尽管路途遥远且充满挑战,但心中仍怀有希望与坚持。

整体而言,这首《唐多令》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艰难旅程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人生旅途中孤独与挑战的深刻思考,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35)

薛斑(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蝶恋花.蓝署纪梦

凉透竹窗刚薄暮。一枕馀甜,迷却黄河渡。

秦水秦山无尽处。尤云殢雨终难据。

明月楼台横白露。半晌贪欢,忘了来时路。

怪煞梦魂留不住,秋声触碎芭蕉树。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满庭芳.同澄溪、谦谷二使君,瞻武孝廉集张楚秀才辅园看玉兰花

丽日烘梅,轻烟染柳,饧箫催近清明。

春风吹绿,草色暗山城。

共指蓬蒿三径,寻仲蔚、小憩荒庭。

缭垣下,悄无人迹,玉树独敷荣。

江南当此际,木兰开放,地粉天璚。

见他乡凋谢,身尚飘零。

憔悴蓝田倦客,怕重听、茅舍鸡声。

花前坐,休嗟潦倒,拚醉对良朋。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莺啼序.暮春水绘觞泛,用彭羡门先生闺情韵

丽日烘晴,听柳外、数声黄鸟。

却才过、岳降良辰,年时倏又春杪。

紫陌踏青春起晚,朱楼浮白贪眠晓。

看朝来雪压,红褪海棠多少。

玉李花秾,碧桃萼破,一望如银缟。

惜蒸霞、几树纤纷,乱随流水难扫。

啄苍苔、翠羽拚飞,掠晴波、红襟来了。

美风光,不减武陵,渔郎谁到。

广寒深处,欲把嫦娥唤醒,驻清池曲沼。

尽箫鼓中流,选妓徵歌,恣情欢笑。

玉屑分餐,金波长吸,吾侪痛饮为佳耳,怕更阑、月黑园亭悄。

十年心事,茫然暗自销魂,禁不住,柔肠搅。

那堪重见,昔日何戡,宛转歌喉袅。

恍忆当年筵上,云母裁将,雪儿唱彻,红盐偏好。

旧恨如丝,新愁似纤,瞢腾醉眼频回顾,只树底、残灯弄馀照。

蹒跚缓步归来,仰视中天,春星渐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昭君怨.题画

妾在绣帏中住。郎向锦丛中去。花气满园香。

守空房。心被箫声吹动。月被花阴搬弄。

排闷强观书。悔当初。

形式: 词牌: 昭君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