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无气节何足道,腹有诗书自不同。
实学真才谁具眼,江湖难遇杜司空。
这首诗的主题是强调人的品格和内在修养的重要性。"人无气节何足道"表达了诗人对没有道德操守的人的鄙视,认为没有气节的人不值得谈论或尊敬。"腹有诗书自不同"则强调了知识和学问对于个体独特性的塑造,读书人因为内心的丰富和眼界的不同,与常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实学真才谁具眼"进一步指出,真正的才学需要得到识人之士的认同,但现实中能识别这样人才的人并不多,暗示了社会上识才的稀缺。最后,"江湖难遇杜司空"借用了杜甫的典故,杜甫在唐代被誉为诗圣,这里暗指像杜甫那样的贤才在乱世或民间难以遇到,表达了诗人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人格独立、学识深厚之人的推崇,以及对社会识才能力的忧虑。黄庚作为宋末元初的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理想追求。
不详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稚柳已回春暖意,残梅犹结岁寒心。
百年身世诗中老,好景难消几度吟。
天外斜阳犹在树,林间宿鸟已归巢。
黄昏莫把柴门掩,恐有诗人带月敲。
江上支筇眼界宽,夕阳影里水云寒。
凭谁说与閒鸥鹭,借我渔矶把钓竿。
极目江天一望赊,寒烟漠漠日西斜。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