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莲花洞至白云寺

两崖如伏狮,鸟道通一缕。

侵晨理轻策,过此日停午。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

以手扪膝行,径逼寒慄股。

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

须臾老僧归,邀我惬所取。

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

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

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清代鲍成宗的《自莲花洞至白云寺》描绘了诗人徒步穿行于险峻山谷中的经历。首句“两崖如伏狮”,形象地刻画了山势的雄壮,仿佛两头沉睡的狮子守卫着狭窄的鸟道。接下来,“侵晨理轻策”写出了诗人清晨出发,轻装简行的情景,“过此日停午”则暗示了行程的艰难和漫长。

“小洞缠枯藤,十步忽一俯”细致描绘了山路的曲折与险峻,枯藤攀附,一步一低洼。诗人“以手扪膝行”,寒冷刺骨,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出谷见晴峦,奇胜纷堪数”展现了豁然开朗后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

“白云不可留,片石自太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的感慨,即使美景如白云般易逝,山石却亘古长存。在白云寺,诗人遇见老僧,被邀请享受片刻宁静,“飞瀑走澄潭,咫尺蓄雷雨”描绘了瀑布奔腾、潭水清澈的壮观景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对此群动空,猿鸟足宾主”以猿鸟为伴,诗人感到心灵得到了释放,与自然融为一体。傍晚时分,“薄暮探杖还,秋烟渺远浦”,诗人带着满足和宁静的心情踏上归途,秋烟弥漫,远方的水边更显遥远而神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从莲花洞到白云寺的旅程,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清幽、静谧的山水意境。

收录诗词(1)

鲍成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龙湫歌

仙人身披芙蓉裘,笑骑白鹤阆山头。

手中绿玉九节杖,下窥瀑布双龙湫。

东湫老龙寒方蛰,殷雷漰渤起虚室。

珠帘千尺挂秋风,倒卷寒光泻斜日。

西湫亦是龙所宫,一潭皎洁正当中。

冷猿抱月啸青雨,喷云吐雾连鸿濛。

匹练古今长不改,神物护持烦真宰。

蓬莱三度早扬尘,眼中还见双湫在。

天孙箫鼓彩霞开,明珰玉女春徘徊。

回头大笑人间世,短歌一曲归去来。

形式: 古风

出游

振衣上孤艇,偏与尘世隔。

游山先泛水,水上山历历。

人影水涤尽,始合山云色。

石岛裂古纹,竹潭摇深碧。

流转帆正顺,山回橹又逆。

水如作文字,有曲方能直。

不知几潆洄,便到浔阳驿。

形式: 古风

对月

明月出东岭,万籁倏已静。

庭树含清阴,微风弄花影。

罗衣生夜凉,仰视星汉迥。

美人渺烟水,兰室黄生菌。

瑶琴耻独弹,知音空引领。

悠悠积寸心,一梦江云冷。

形式: 古风

旅馆不寐

凉风起日暮,木叶莽萧萧。

高馆一镫悄,故乡千里遥。

虫声寒古壁,蝶梦醒残宵。

明月不知处,离愁空酒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